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新型电源 » 正文

稳定铝离子电池: 非石墨体系自支撑,无粘结剂,多级孔结构正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29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作者:鑫椤资讯

    随着人们对于储能器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相对稀缺和分布不均的锂资源,人们开始考虑新一代的储能电池来代替当前广泛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分布,便宜的价格和相对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初期的铝电池研究偏重于以铝盐水溶液为电解液体系的水系铝离子电池,但是所使用的电解液对于负极铝的腐蚀严重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针对这些问题,新型甲基咪唑盐类离子液体电解液的提出和运用,铝离子电池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目前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不仅当前以石墨类正极为研究重点的铝电池的放电容量(70-150 mAh g-1)有待提高,而且铝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电极副反应等都是目前研究遇到的难题。所以开发更多合适做为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针对以上问题,昆士兰大学王连洲课题组胡宇翔等研究人员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彭生杰教授课题组合作,设计了一种具有出色机械柔性和多级孔结构的非石墨类自支撑,无粘结剂电极(Co9S8@CNT-CNF),并首次运用在铝离子电池中。这一正极材料凭借自身结构优势有效避免了普通电极的集流体和粘结剂在铝离子电池中的副反应对整体电池性能的影响。加上其多孔和碳支持的整体结构有利于电解液渗透、更多反应位点暴露和反应电子传输,极大的加快了电极动力学的过程。在100 mA g-1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容量高达315 mAh g-1,并且在200圈循环后依旧保持297 mAh g-1的容量。即使把充放电速度提高10倍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容量依旧在154 mAh g-1并且在长达6000圈的循环后依旧保持87 mAh g-1的容量,是目前报道的最为稳定的非石墨类铝电池材料之一。文中通过对循环后电极的系统表征和与初始电极的对比也论证了这一正极材料在铝离子电池中的出色电化学稳定性机理。 综上,这一新型的自支撑,无粘结剂电极(Co9S8@CNT-CNF)是一类具有较好前景的铝离子正极材料,也为之后铝离子正极材料的探究提供了一条借鉴思路。
 
关于我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55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隔膜分会等十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