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极材料 » 正文

智慧能源:扩产高端三元锂电生产线 打造国内圆柱电芯标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25

1. 扩产高端三元锂电生产线,打造国内圆柱电芯标杆

公司分两期扩建3Gwh 三元圆柱锂电生产线,基建+设备投资超过25 亿元,平均1Gwh 投资8.3 亿元。通常投资1Gwh18650 电芯生产线需要3-4 亿元,公司生产线造价较高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全部选用国外先进设备,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第二,公司配套建设盖帽、钢壳及pack 生产线,打造从“结构五金件—电芯—系统(pack)”的一体化生产供应链。

公司新产线完成后,生产效率、管控能力以及电芯的一致性都将得到极大提升。一体化产业链也将给公司带来更高的毛利率。

公司目前产能已经达到1.7GWh,18650 电芯产能国内第一。此次扩产一方面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产能优势;另一方面,公司新产能定位高端,将进入一线整车供应链。

2. 三元锂电空间广阔

三元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可达250wh/kg 以上,远超磷酸铁锂,在pack(电池结构、bms)技术升级情况下,被诟病的三元安全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三元在乘用车和物流车领域已经取代磷酸铁锂。

从行业格局来看,三元锂电池可以分为以方形为代表的非标电芯路线,和以18650 为代表的标准电芯路线。方形电芯是专为动力电池设计,这类生产企业在材料、工艺、pack 等方面都需要有很强的独立研发能力。而标准化的圆柱电芯的已有20 多年的发展历史,工艺成熟,其标准紧跟松下、tesla。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非标电芯路线厂商仅有CATL、国轩等几家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标准电芯路线厂家众多,例如力神、福斯特、天鹏、比克等等,但电芯品质差距也较大。

随着补贴和Ekg 等指标挂钩,将加速电芯向高能量密度升级,倒逼电芯厂商的生产管理和工艺提升,品质低劣的产能将逐步被淘汰。从需求来看,假设未来三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持40%左右的复合增速,三元锂电池需求将势必爆发。

3、公司备货积极,年底冲量弹性最大

目前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重心放在政策上。我们认为8 月底9 月初出台概率较大。如果政策继续拖延到10 月份,产业资金链将十分紧张,许多前期垫资销售的整车厂压力会比较大。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电池+pack 的净利率较高,产业已经为补贴下滑预留足够空间。因此年底放量是大概率事件。

受政策影响,上半年纯电动物流车的生产销售几乎停滞,18650 电芯企业受影响较大。但公司备货充足,电池存货可以供1 万辆物流车和乘用车,为年底冲量做好准备。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