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专利申请数量领先,专利转化有待加强。自美国德州大学申请基础专利以来,为进一步提高该材料性能、进行回避设计、实现专利跟随包抄等。虽然我国提交了大量磷酸铁锂相关专利申请,但真正实现产业化的较少,这导致企业缺乏实用性的产品和技术。此外,我国企业提交的专利申请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申请,很少在国外提交专利申请,使得我国企业的产品很少能够出口到国外,并在国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投资过热,盲目扩张严重。2008年我国仅有10家动力锂电池企业,2013年底达到200多家,其中磷酸铁锂生产企业占一半左右达100多家,大量资金杀入锂电池,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急剧下降,部分开工率不足一成。颇有意思的是,虽然产能过剩严重,但业内人士透露,正在规划未来上马磷酸铁锂的产能还有11万吨,“有的就是为了圈地。”
不过磷酸铁锂短期内仍将是中国电动汽车的主流路线。磷酸铁锂虽亦有缺点,但同样具有安全性高、耐大电流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的特点,电动大巴和储能上具有无法替代性,即使考虑电动汽车,其优良性能及国内前期技术储备决定了磷酸铁锂在未来至少将是电动汽车的主流路线之一。国内磷酸铁铁生产厂家想要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产品工艺的成熟度和技术工艺的提升都是有待提高的过程,从一段时间来看,这种“怪圈”还将存在,但市场更有待于优化整合,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不过磷酸铁锂短期内仍将是中国电动汽车的主流路线。磷酸铁锂虽亦有缺点,但同样具有安全性高、耐大电流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的特点,电动大巴和储能上具有无法替代性,即使考虑电动汽车,其优良性能及国内前期技术储备决定了磷酸铁锂在未来至少将是电动汽车的主流路线之一。国内磷酸铁铁生产厂家想要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产品工艺的成熟度和技术工艺的提升都是有待提高的过程,从一段时间来看,这种“怪圈”还将存在,但市场更有待于优化整合,才能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