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电池行业上市公司 » 正文

格林美完成非公开发行,28家投资者参与共募集24.25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5月19日晚间,格林美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暨上市公告书》,显示本次非公开发行已顺利完成、共募集资金24.25亿元。

自今年2月14日再融资新规落地,至今已满3个月。新规对于科技含量高、合规性和财务指标比较好的优质企业,在再融资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格林美作为电池材料领域连续数年稳健发展的质量型企业,本次发行成功引入了产业投资者、地方国资、公募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QFII,知名私募及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的投资者。

获28家投资者参与,国资占比26.31%


公告显示,本次非公开发行引入投资者数量达28家,其中券商6家,公募基金5家,国有资本5家,私募基金4家,高净值投资者3家,QFII外资机构2家,产业基金2家,保险1家。24.25亿元的入资占比中,国资和证券分别达到26.31%和20%,其中不乏北京能源集团、南方基金等业内知名投资者;另外,本次格林美非公开发行也吸引了JP Morgan及UBS AG的参与,成为近年来A股历史上为数不多引入多家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定增项目。
 

综合来看,本次非公开发行体现了格林美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是企业稳定增长面和行业地位或市场认可的直接反映,为格林美“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绿色产业发展战略提供资金保障。

成功募集24.25亿元,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龙头地位得巩固

通过公开与非公开渠道募集资金是A股上市企业的重要融资手段,企业的经营基本面与行业发展前景是否得到市场的认可,直接关系到募资结果。近年来,上市企业募集金额不足、价格倒挂时有发生,而从格林美近几年的募资结果来看,公司的发展模式、经营基本面以及行业地位已被资本市场认可。本次格林美成功募集24.25亿元,为巩固其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的龙头地位增加资金保障。

发迹于电子废弃物回收领域的格林美,目前已横向发展成“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双驱主营模式,据公司公布的2019年报,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3.54亿元,利润总额8.6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35亿元。全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超过60,000吨,同比增加近50%,年度出货量连续三年居世界前列,占据世界市场的20%以上,其中高镍和单晶两类高端三元前驱体产品合计销售超过45,000吨,占总出货量的75%,销往全球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的三元前驱体占总量的70%以上,与SAMSUNG SDI、ECOPRO、CATL、LGC、厦门钨业、容百科技、振华等国内外市场主流客户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未来3年,格林美已经签署了30万吨的三元前驱体材料销售长单。

不惧艰难,格林美逆风前行

格林美总部位于深圳,但湖北地区一直是其主要的生产基地----约70%的产能布局于此。但天有不测风云,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经济面遭受重压,格林美湖北地区一季度运营也受到一定冲击。

据格林美官网显示,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荆门格林美”)、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等都是其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荆门格林美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城市矿山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早前有投资者就疫情影响在互动平台上向格林美提问,公司表示:格林美业绩从二季度开始,钴产品(钴粉与四钴)、再生循环等业务非常兴旺,都好于去年同期,三元前驱体也开始恢复,有信心稳定2020年业绩预期。

企业的长期发展与运营,离不开其产品在市场中的认可,更离不开资金的管理与驱动。非公开发行作为企业的正常融资手段,是上市公司在企业运营中资金诉求的表现形式。在当前国内疫情的后时期,增加企业的资金储备更有利于公司面对未来复杂的运营和出口环境。

制造业目前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压仓石”,本次疫情短期内对国内、国际供求关系的振动,势必会对制造业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以格林美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在此次疫情之中通过灵活的线上办公、远程管理等方式规避企业在特殊时期的停营风险,并在抗疫中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表现出强大的社会责任感的精神值得赞许!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