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日本制成全固态锂硫电池 比传统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高4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2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据外媒报道,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Toyohas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的一组科学家采用一种低成本的简单液相法合成了一种活性含硫材料和碳纳米纤维(CNF)复合材料。研究人员采用液相法制成了硫-CNF复合材料,再制成了全固态锂硫电池,与锂离子二次电池相比,其放电容量更高、循环稳定性更好。因此,未来,此类固态锂硫电池将能够用于电动汽车等。

去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领域。近年来,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数量增加,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也受到了关注。特别是全固态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传统锂离子二次电池的5倍,因而其备受关注。不过,硫是一种绝缘体,因此限制了其应用于电池设备。为了解决该问题,硫必须配备能够传导离子和电子的路径。

该研究小组就提出了一种将含硫活性材料与碳纳米纤维(CNF,由静电组装法制备而成)结合而成的阴极复合材料,此种碳纳米纤维能够在溶液中与其他材料均匀结合。采用硫-CNF复合材料和电化学稳定液相法合成的Li2S-P2S5-LiI固体电解质制备了全固态锂硫电池,该电池的放电容量与硫的理论容量相当,在多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较高容量。

研究人员解释了该电池的特点:“为了制出高性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需要将适量的含硫活性材料与适量的碳材料相结合。一般而言,硫碳复合材料通过机械混合、特殊有机溶液液体混合以及复杂法(硫与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碳材料相结合)合成。不过,几乎没有报道说全固态锂硫电池的容量可以与硫的理论容量几乎相当,循环稳定性也高。所以,我们致力于采用一种低成本的简单静电吸附法,将纳米材料均匀地结合在一起,制成硫碳复合材料。研究也证实了采用静电吸附法合成的硫碳复合材料能够以片状形式在碳纳米纤维上积累,最终我们打造了全固态锂硫电池,而且发现硫作为一种活性材料得到充分地利用。另一个优点是,此种硫碳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比传统工艺制成成本低。”

静电吸附法利用聚合电解质调整颗粒物表面的电荷,使较大的母颗粒物与较小的颗粒物能够利用静电吸附在一起,从而引发静电作用。虽然之前有过利用静电吸附法设计各种陶瓷复合材料的报道,但是很难调节硫表面的电荷。不过,该研究小组利用化学反应,成功调整了电荷,在该化学反应中,硫化钠(Na2S)与硫(S)在离子交换水中反应,形成了水溶性Na2S3。所以,该研究应用静电吸附的基本原理,实现了一种新型化学工艺。

该方法能够制备硫碳复合材料,成本低且相对简单,适合用于大规模生产。采用含硫活性材料制成的全固态锂硫电池将得到实际应用,预计电动汽车、家用和商用大型电源电池的能量密度也将呈指数级增长。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