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极材料 » 正文

察尔汗盐湖:建设生态镁锂钾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08  来源: 西海都市报
    据新华社西宁电 盐花“开”处金不换。从一滴卤水出发,巧用盐、深循环,凭借科技创新推动盐湖资源梯级开发,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走出了一条“以钾为主、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多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科研支撑实现“盐湖再造”
 
    “50多年来,盐湖人在察尔汗干成了一件事,那就是把钾做大了!我们的盐湖提钾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谢康民说,是科研攻关形成的成套成组技术,让盐湖变“活”了。
 
    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其钾、钠、镁、锂等各类资源总量达600亿吨。青海盐湖博物馆有关资料表明,早在1958年,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青海省海西州钾肥厂就开始在这里开采钾肥。然而,受可利用资源、技术和开采工艺等多种因素限制,直到上个世纪末都没有形成规模,而且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02年,基于盐湖自主研发的反浮选冷结晶法加工工艺和水采船采输光卤石矿等技术的突破,国家西部大开发首批标志性工程——百万吨钾肥项目开工建设,并于2005年建成达产,一举改变了中国钾肥市场的供应格局。
 
    目前,盐湖股份公司在察尔汗盐湖已建成氯化钾产能500万吨、硝酸钾产能40万吨、氢氧化钾产能50万吨、碳酸钾产能7.2万吨,分别位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一。
 
    巧循环变“废”为“宝”
 
    盐湖是“死亡的大海”,素有“无机盐宝库”之称,提钾之后老卤中伴生资源异常丰富。“为了综合利用盐湖资源,近10年来,盐湖股份公司先后启动实施了总投资概算达600亿元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一、二、三期项目。”盐湖股份公司副总裁王石军说。
 
    随着一系列资源再利用项目的建成,察尔汗盐湖资源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卤水通过太阳能分级蒸发,第一级析出氯化钠,通过一、二期综合利用项目,变成了碱化工系列产品;第二级形成含钾光卤石,主要用于生产钾系列产品;提钾之后通过第三级蒸发形成的水氯镁石,是金属镁一体化的主要原料;提镁之后的卤水经第四级蒸发又作为碳酸锂项目的原料被利用,而最后形成的尾卤通过固体钾矿溶解转化工艺又回到了盐田。同时,围绕氯化物型盐湖综合开发的关键——“氯气平衡”,与新能源、煤化工等领域相结合,形成了氯碱产业集群。
 
    “整个盐湖开发链条的形成,衍生出了一个集钾盐、钠盐、镁盐、锂盐和氯碱于一体的跨行业耦合发展产业集群,盐湖资源彻底实现了‘吃干榨尽’。”盐湖股份镁业公司总经理王久林说,提钾之后大量排放的老卤一度被称为“镁害”,现在“害”已经变成了“宝”。
 
    “生态镁锂钾园”呼之欲出
 
    如果说察尔汗盐湖资源的开发前50年只是钾肥的开采,那近10年来这里探索的则是一条欠发达地区资源综合开发的跨越发展之路,而未来5年至10年,其目标是建设中国最大的“生态镁锂钾园”。
 
    在察尔汗盐湖循环经济产业园展示厅,记者看到的是这样一幅产业蓝图:钾工业领域,继续扩大国内产能达到600万吨,同时,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走出去与国外合作开发资源,最终形成境内外1000万吨钾规模;镁工业上,在抓好现有10万吨金属镁装置达产的基础上,适时启动二期10万吨装置,最终形成100万吨镁产能;在锂工业领域,今年内完成1万吨碳酸锂的达产改造,并加速新建3万吨装置,远期目标是达到10万吨规模……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