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极材料 » 正文

斯太尔淡出碳酸锂产业 加速推进柴油发动机国产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3  来源: 证券日报网


         4月12日晚间,斯太尔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江苏斯太尔与上海惠天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框架协议》,拟出售其手中所持有的青海恒信融锂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51%股权,正式退出“锂”行业。提前布局电池级碳酸锂的斯太尔,对于其下半场似乎没有再“玩下去”的意思。记者了解到,碳酸锂业务的剥离将有效缓解柴油发动机国产化资金困局,未来公司将聚焦柴油发动机主业,推进高性能柴油发动机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布局。

    碳酸锂迟迟未量产新能源之路坎坷

    斯太尔的新能源之路始于2015年2月,公司以1.53亿元对青海恒信融锂业增资,实现51%的控股。然而,经历了数年的经营,碳酸锂项目一直未能给公司带来实质性地收益。

    据公司历年公告,通过恒信融管理团队的不断努力,斯太尔年产1.8万吨碳酸锂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并有望在2016年完成项目建设并具备量产条件,然而恒信融最终未能在2016年实现量产。

    对于恒信融碳酸锂项目迟迟未能达产的原因,记者曾向斯太尔董秘办求证,对方表示,青海碳酸锂项目迟迟不能达产的原因是碳酸锂项目建设所在地位于西台吉乃尔湖附近,地理位置偏远,远离生活工业区,公共设施贫瘠,生产条件极其恶劣,导致项目进度一再延期。

    资本蜂拥而至碳酸锂行业或“变天”

    “此次斯太尔转让碳酸锂业务,虽存在短期内不被市场理解的风险,但剥离了碳酸锂业务则规避了小船沉大船的风险。”有分析人士对此评价。

    据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正极材料领域的产能扩张布局正风起云涌,国内企业纷纷加码碳酸锂项目。据起点研究(SPIR)统计,2017年以来,超330亿资本砸向锂电领域。与此同时,在上游碳酸锂领域,资金实力雄厚的碳酸锂企业投扩产动作不断。比如,道氏技术、山东瑞福、浦项集团、赣锋锂业、盐湖股份等企业斥资超13.03亿投建规模总计超5万吨的碳酸锂项目。

    分析人士表示,当以上产能陆续释放,整个碳酸锂市场的供应或将“变天”,价格回调或已成为大概率事件。

    与此同时,随着下游对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要求,企业都开始针对性的布局高镍三元材料、纳米级磷酸铁锂材料等。不仅如此,“二田”、现代等众多车企在纯电动充电问题暂时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纷纷开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做多手准备、减低风险。由此来看,此次股权转让对管理层来说,与其说是无奈,倒不如说是必然。

    专注柴油发动机领域不放弃新能源并购

    剥离了碳酸锂业务,斯太尔下一步将做何打算呢?记者从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看到,斯太尔方面曾数次表示,公司未来将聚焦柴油发动机主业,积极推进高性能柴油发动机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布局,并继续寻求新能源领域投资并购机会。

    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司柴油发动机国产化进程正经历资金困局。此前,斯太尔曾计划借助资本市场融资25亿元加码发动机主业。然而,由于监管法规中关于发行数量不得超过股本20%的规定,公司不得不终止此次非公开发行。定增虽已终止,但公司在公告中表述“年产11万台柴油发动机项目在内的其他项目按计划继续优化并实施,以进一步吸收奥地利斯太尔核心技术,逐步形成本土化研发和生产优势,满足柴油发动机军品及民品领域的市场需求。”

    据悉,如果公司继续推进该项目,自筹压力过大。本次股权转让则能很好地缓解国产化项目的资金缺口。

    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斯太尔出售股权后看似只剩发动机业务板块,但从此前高层发声来看,斯太尔手握10亿级产业并购基金,产业布局从未停滞。机会是否会在下一个路口,投资者可拭目以待。

 
关于我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55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隔膜分会等十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