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极材料 » 正文

青海锂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2  作者:鑫椤资讯
   “20日,青洽会首场集中签约的40个项目中,我们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签约了4万吨的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项目。”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明洋说。
 
  签约的成功,意味着公司年产4万吨的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项目正式在西宁南川工业园区动产。这一项目总投资24亿元,建成投产后可年产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4万吨,满足50吉瓦动力锂电池对负极集流体的需求,可以支持1000亿元动力锂电池的销售收入,同时也为南川工业园区比亚迪电动汽车项目做好产业配套。
 
  青海锂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诺德新材料、泰丰先行、青海时代新能源等锂电产业大链条下相关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生产企业纷纷落户于此,为青海省实现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进时代新能源、泰丰先行的厂区内,挖掘机、装载车等在厂区内干的热火朝天,忙着对厂房的二期三期进行扩建……
 
  扩建后的泰丰先行,6月份对镍钴锰三元素电池材料进行商业生产。同时,从苏州引进了全国领先的隔膜企业,进行投产后隔膜年产量将达到5亿平方米,相当于几年前全球隔膜生产的产量。
 
  “铜箔表面黑色的涂层就是负极材料,我们将石墨均匀的涂抹在铜箔上,就形成了电池用的负极材料。”时代新能源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锂电正极材料已形成总产能2万吨,在建产能3.5万吨。锂电石墨负极材料已形成产能5000吨,在建产能2.5万吨。时代新能源年产5吉瓦时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现已形成960兆瓦时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能力。截至2015年,全省锂电及相关配套企业20家,其中有10家企业建成投产或试生产,2015年实现产值近35亿元。
 
  青海省锂电产业在“十二五”时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初步构建起盐湖提锂—电子碳酸锂—正负极材料—锂电池的锂电产业链,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电芯)及相关配套产业已实现规模化生产,锂产业大链条中一个个锂电产业项目的成功签约,为青海省锂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