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停工减量 电池市场6月波动剧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0  作者:鑫椤资讯
      1-5月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23.66GWh,同比增长达到86%,看起来增长较快,表现仍然不错。
      不过,进入6月份,主导电池厂突然停工减量,引起市场剧烈波动。据了解,主要供货的正极企业如贝特瑞、北大先行、德方纳米、万润、裕能、振华、长远、巴莫等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实际上,减量的迹象早在1个多月前就有所显现,例如比亚迪在5月初就开始减少了磷酸铁锂外采量,更多的使用自产品及库存品,同时当月铁锂电池产量出现一定下滑。

      细究下来,6月份产量下滑也并不是今年独有。2018年2月份发布的补贴新政中,明确2月12日至6月11为过渡期,导致当年6月份装机量出现明显断档式滑坡,环比下滑达到35%。2019年的补贴政策几乎照搬2018年,同样设置6月为过渡期截止月,当月产量出现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国六与退坡叠加 新能源车销量下滑明显

      抛开补贴退坡因素影响,国六排放标准定于7月1日正式实施,也严重打击了整个新能源车市场。作为新能源车的竞争车型,燃油车受排放标准影响,价格大跌,基至部分车企内部员工价打到5折,拦腰斩的价格使得新能源车竞争力大幅下滑。同时,国六b首批实施城市都集中在北京、深圳、上海等新能源车集中销售地区,冲击更为明显。

      缺乏产业链纵向沟通 企业决策失误频繁

      这次事件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特别是上游原材料企业都反应迟缓,部分企业甚至仍然在加足马力全力生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他们缺乏跟下游企业的纵深沟通能力是主因。一般情况下,企业立足于自身产品,最多和采购方进行沟通,而再往下游的行业则基本上没法获取信息。如上汽早在3月份就已经开始降低全年新能源车的产量预期,5月份即判断6-7月份将迎来产量最低谷期,这些信息原料企业很难接触到。

      对于锂电池行业来说,整个产业链较长,涉及的行业较多,想要了解全行业情况确实困难重重。在此背景下,全产业链性质的会议就显得更有意义了。鑫椤资讯作为电池产业链探索最为全面与深入的咨询机构,决定于7月11-12日召开锂电材料与新型电源前瞻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锂电及关键原材料采配会,会议重点放在车企--电池企业-正极材料企业-前驱体企业-碳酸锂企业-矿企这条产业链上。真理越辩越明,事实越辩越清。这是一个只专注于市场的全产业链会议,想要了解电池市场的真实情况,来这一个会就够了。

      重点关注:正极产业链探讨

      7月11日下午,我们有一个正极产业链探讨环节,涵盖锂盐、镍盐、钴盐、四大正极、锂电池、车企以及产业链金融,内容丰富,特别推荐大家关注这个探讨活动。

      PS:我们不谈规划产能,我们只看实际产量。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