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市场杂谈 » 正文

2018年全球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总体趋势解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28
 铅酸蓄电池是指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通信、新能源、交通、电力等众多领域。

全球铅酸蓄电池市场竞争现状

从全球铅酸蓄电池产能规模来看,中国是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达到45%左右,其次是美国,产量占比约为32%,日本位居第三,占比接近13%,此外还有德国等。全世界铅酸蓄电池销售额位居前列的生产企业主要有美国瑞奥特集团、EXIDE集团(含德国阳光公司)、日本汤浅公司、西恩迪公司和日本松下公司等。

铅酸蓄电池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电池产品,生产量占全部电池总量的50%,占充电电池的70%,即便是欧美日等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至今也仍大量生产和使用铅酸蓄电池。在铅酸蓄电池产品结构中,启动型铅酸蓄电池占比最大,达到48%,其次是动力型铅酸蓄电池,占比为28%,备用与储能型铅酸蓄电池占比为15%。

从竞争数量、行业增长率、退出壁垒、同质化程度,以及竞争层次来看,行业处于成熟阶段,行业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多数企业集中于低端产品,打价格战,现有企业竞争激烈。

跨国公司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廉价资源一直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诱因,近几年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升,跨国公司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度的提升,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价值环节逐渐增加。

在已进军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中90%打算追加投资,其投资领域从原来的制造业向研发、服务、销售等上下游各个行业延伸。逐渐进入的价值环节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协同效应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以上这些原因要求跨国公司必须对中国区的资源与能力进行重新整合,才能发挥协同效应,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 兼并重组扩大业务范围

外资通过合资、并购国内企业进而进入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例如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和沈阳东北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当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及对中国企业进行合资、并购是必然的。对于既有资金又有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外商应当欢迎。外商的资本、技术和管理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2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多注重技术研发,在中国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大。铅酸蓄电池行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多与中国本土发展较好的、有较长历史的或者比较先进的企业进行强强联合战略,以此逐渐壮大发展、占领中国国内市场。

3 推行本土化管理

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同时,积极地推行本土化策略,无论是员工还是运作模式,甚至是供应商,近乎100%的本土化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靠近用户,就地供应产品和提供服务,在当地形成一条产业供应链;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使企业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

4 控制核心技术

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是技术创新的竞争。跨国公司通过在产业链分工转移中牢牢控制产品标准、核心技术等最关键的要素,占据主导地位。并通过不断加大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开发研制新型环保产品,占领技术制高点,提高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垄断程度,以获取高额利润。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