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市场杂谈 » 正文

看看中国与日韩动力电池的差距有多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22  来源: NE时代  作者:鑫椤资讯
   今年1月,Tesla宣布与松下联合开发的21700动力电池量产,并强调这是目前可量产电池中能量密度最高且成本最低的电池。2017年3月23日,特斯拉在2017国际电池会议上分享新型“2170”锂电池的镍钴铝(NCA)三元材料改进的技术细节。相比之前的18650电池,该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左右,成本下降9%左右。
 
  同时,三星SDI、LG 化学也正在进行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电池的开发。以韩国LG化学为例。该公司在美国DOE支持的下,正在进行“EV用高能量电池和模组的开发”,该电池以富锰NCM做正极材料,Si基材料做负极。该项目中通过大面积ALD包覆来提高富锰正极材料的循环寿命,并开发高填料密度电极来提高能量密度,以实现可用能量密度640Wh/L, 循环寿命1000次,电芯成本$100/kWh的技术目标。该项目将于2018年1月结束。
 
  LG化学的这一开发目标,几乎与政府最新发布的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路线中2020年的目标一致。这意味着,LG化学可能2018年就能实现中国政府的2020年动力电池发展目标。
 
  反观中国动力电池的进展情况,大部分低端电池企业都还在围绕着那点补贴做文章。而第一、二梯队的部分企业,虽然在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上加大了研发投入,但与日韩企业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基本上要2020年才能达到现在的水平。
 
  比亚迪:三元电池希望在2018年做到240Wh/kg,2020年大概做到300Wh/kg。正极采用高镍三元材料,负极采用氧化亚硅或纳米硅。
 
  宁德时代:2016年可以做到200-250Wh/kg,“2017年1月,宁德时代启动了“新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以高镍三元材料为正极、硅碳复合物为负极,将比能量从目前的150~180Wh/kg大幅提高至300Wh/kg以上,并将在2020年产业化应用。
 
  国轩高科:2020年目标是300-350Wh/kg,采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5V高电压电解液。
 
  比克:18650圆柱第四代产品(3.0Ah)普遍可以达到220-230Wh/kg,2017年第五代产品(3.6Ah)的比能量预计可以达到250Wh/kg。目前开发出了能量密度达280Wh/kg以及300Wh/kg的动力电池样品,但可量产时间未知。
 
  力神:正在开发200-250Wh/kg的产品,圆柱电池已经可以达到250Wh/kg,2020年争取达到300Wh/kg,采用第三代富锂锰基层状材料和硅负极材料。
 
  综上,先不讨论电池量产后的质量和其他指标特性,仅仅对比能量密度,我们就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在动力电池市场方面占有优势,但是在技术方面,与日韩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两年,政府的保护措施为中国本土电池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保护和支持,但也希望这种保护催生的不是温室的花朵。
 
  毕竟,狼来了,是要吃羊的。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