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市场杂谈 » 正文

2017电池行业又将面临哪些严峻考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23  作者:鑫椤资讯
   这几天,很多电池企业都在做着年前的各项总结,准备迎接新年的假期。然而,告别了“水深火热”的2016年,电池行业迎来了极具考验的2017年。电池涨价、废旧电池降价以及无人回收的噩梦似乎也在继续,这些还在困扰电池人的烦恼没有因为新年的喜悦而消散。随着中国农历新年的即将来到,很多涉及电池行业的新政策、新举措也开始陆续实施,这些新政也将给电池行业带来更为严酷的2017年。
 
  一、2017年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2016年10月26日国务院官网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预计电动车行业的铅冶炼企业、电池组装企业、烤漆企业以及塑件企业将是重点普查的对象,一批环保和资质不达标的企业预计将被关停,企业将更加正规化生产,生产产品无疑将大幅上升。
 
  二、1月1日《再生铅规范条件》开始实施。《再生铅规范条件》的出台,却让很多正规回收企业倒吸一口凉气。“废铅蓄电池预处理项目规模应在10万吨/年以上,预处理-熔炼项目再生铅规模应在6万吨/年以上”、“生产规模上,由原来的5万吨/年,提高到6万吨/年”……门槛的提高,必然将一部分不达标的企业拒之门外。同时该规范条件还量化了回收环节的约束,“废铅蓄电池破损率不能超过5%”。

 
  三、电池虚标的行为将在全国严厉查处。据来自市场一线的消息,目前市场上电池虚标的行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目前电池的标准执行的事《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GB/T 18332.1-2009)》将被严格执行!近日,全国多地质监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车电池开展专项检查,多地发现铅酸蓄电池在型号标注的容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虚标情况,如标准6-DZM-12的电池标注成6-DZM-14,标准为6-DZM-20标注成6-DZM-24等,对于涉案经销商已经立案调查,涉案经销商面临高额处罚。部分二三线电池企业通过虚标,欺骗消费者,夸大蓄电池的容量,误导消费者。不能虚标更加规范之后,预计将对其销量产生直接打击,客观上将推动行业洗牌,甚至有企业会因此倒闭。
 
  相关部门对废电池回收、污染源普查以及对电池虚标行为的严查行为,本身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以规范电池行业的无序竞争,对电池企业也能起到更规范的管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疑将削弱一些杂牌电池企业的竞争优势。让这些企业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也许更残酷的电池品牌洗牌将在2017年上演,提醒广大电池企业及经销商注意风险管控。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