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市场杂谈 » 正文

格力如果“捧红”钛酸锂电池,比亚迪就被打脸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30  来源: 我爱研发网  作者:鑫椤资讯
  格力电器跨界手机之后,将下一个目标瞄准新能源汽车,这一消息已经被传得沸沸扬扬。终于,在 8 月中旬,格力披露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表示拟以 130 亿元收购珠海银隆 100 %的股权,进军钛酸锂电池、新能源客车和配套充电设施,以及储能业务等。
 
  不过,格力董事长董明珠近日的表态却出乎大家意料,按照董明珠的言论,格力收购珠海银隆并非为了造车,而是想要新能源技术,“如果只是为了造车、为了造出格力的下一个一千亿,那格力和银隆的合作就是盲目的”。
 
  电池储能与乘用车市场 格力与珠海银隆各取所需
 
  今年 4 月 29 日,格力电器发布的 2015 年年度报告显示, 2015 年格力营收同比下滑 28.17 %,净利润同比下滑 11.46 %,这是格力近 9 年来首次营收与净利双双下滑。家电市场不景气,格力需要新的增长点,这被外界认为是格力收购珠海银隆的主要动机,即通过珠海银隆,切入新能源汽车市场。
 
  不过,董明珠的意思是先入局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原因是还有政策问题没有解决,暂时不能造车,因此只能先发力动力电池。
 
  当然,格力对储能领域也颇为看好,按照格力的观点,储能电池如果被大规模应用,市场规模将不止千亿元,甚至能有一万亿元不止。
 
  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超过 17 万台,同比增长均超过 125 %,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这为格力谋局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带来了机遇。
 
  在被格力收购之前,珠海银隆的主营业务为客车,搭载的是钛酸锂电池。据珠海银隆高管透露,客车行业有天花板,珠海银隆做好了最多也就能达到 200 亿元的规模,所以公司必须涉足市场更大的新能源乘用车业务。
 
  不过,珠海银隆造新能源乘用车还存在资质、资金以及品牌影响力等瓶颈,因此其走上了被收购之路。选择格力,在珠海银隆看来是“思考再三”的结果。
 
  董明珠欲捧钛酸锂 动力电池市场三足鼎立
 
  格力电器与珠海银隆轰轰烈烈合作之后,钛酸锂电池——早前并未受到市场太多关注的动力电池,也因此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在董明珠看来,钛酸锂与珠海银隆都是被埋在沙子里的金子,我们要做“把金子从沙子里刨出来的人”。这一番言隐约透露出要“捧红”钛酸锂电池的节奏。那么,董明珠之于钛酸锂电池,能否做到像王传福之于磷酸铁锂电池,马斯克之于三元锂电池一样成功呢?
 
  目前,动力锂电池市场,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称霸,钛酸锂电池不是主流。
 
  在业界看来,钛酸锂电池有四大突出性能,分别是可实现快充,安全性能好,寿命长以及耐宽温。
 
  不过,钛酸锂电池之所以没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得到大规模应用,是因为其有能量密度不高,存在热膨胀,使用时间长之后漏气等问题。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就曾表示,钛酸锂电池虽然在一些局部地区,特别是极低温度下面存在一定市场,但并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那么好,它还需要“苦练内功”。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言论发生在 2012 年 11 月,如今, 3 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钛酸锂电池发展如何?能否在动力锂电池市场担当大任?
 
  业界透露,目前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约为 90 wh/kg,磷酸铁锂为 110 – 120 wh/kg,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但与钛酸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差距不大。
 
  另据媒体报道,珠海银隆正在研发第 5 代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将提升至与目前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相近的水平。
 
  除此之外,近期媒体调查国内多家钛酸锂电池企业后发现,多家电池企业正不断提升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比如四川新能正研发一款正极为镍锰材料、负极搭配钛酸锂的锂电池,成功后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可达 120 – 130 wh/kg不等。
 
     以上,钛酸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再加上钛酸锂电池技术进入补贴政策目录这一利好因素刺激,业界乐观预计, 3 到 5 年里,钛酸锂电池将可快速发展,并与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一起在动力锂电池市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