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市场杂谈 » 正文

各国密集出台电池新规影响我国电池出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17  来源: 央广网  作者:鑫椤资讯


      央广网宁波8月17日消息(记者杜金明 通讯员宋韬 程德义)今年年初以来,各国陆续出台一系列针对电池及相关产品的技术和安全新规。宁波检验检疫部门提醒,这些新规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亟待重视。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电池生产和输出国,仅浙江地区今年上半年出口的各类原电池和蓄电池金额就超过5.8亿美元,而涉及电池的电动工具、通讯器具及电动平衡车等机电产品更是浙江省重要出口产业。

      环保与安全监管持续升级

      镍镉、镍氢等传统电池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但此类电池通常含有对环境和健康有害的铅、镉、汞等重金属,历来受到各国严格管控,特别是随着锂电池等技术逐渐成熟,对传统电池的环保监管不断升级。如欧盟新版电池指令规定从2016年12月31日起,在欧盟市场销售和使用的无线电动工具的便携式电池和蓄电池镉含量不得超过0.002%。日本将于2018年1月开始强化对含汞产品管控,除汞含量小于1%的锌氧化银纽扣电池和汞含量小于2%的锌空气纽扣电池外,其他含汞电池产品都将被限制生产和进口,也不得作为配件用于其他产品。

      而对于近年来异军突起的锂电池产业,由于其自身易燃易爆的特殊风险,各国安全监管也日趋严苛。201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危险品规则第57版修改稿》对不同类型锂电池的包装材料、操作标签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国际民航组织也在2月发布禁令,要求自2016年4月起全面禁止客机托运锂离子电池,直至2018年设立锂电池防火包装新标准。目前,美国、韩国等已实施该航空运输新规,预计其他国家也将相继执行。

      出口电子电器产业备受冲击

      2016年2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突发通告,因锂电池火灾事故频发,要求所有在美销售的平衡车须符合UL认证,其锂电池也需符合UN38.3认证,否则将被扣留或召回。由于新规未设过渡期,浙江省200余家企业遭遇冲击,出口中断。截至6月底,也仅有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武义创鑫金属工具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通过认证恢复对美出口。

      而欧盟新版电池指令的全面实施,对浙江省数十亿美元的出口电动工具产业影响也在持续。目前,国内市场电动工具使用锂电池的比例仅约两三成,新指令实施后,使用镍镉电池的输欧电动工具将因为镉超标而受阻。而锂电池价格接近镍镉电池两倍,运输和认证要求也更高,更换电池将导致成本大增,竞争优势弱化。同时,由于电流特性差异,更换使用锂电池需对电路重新设计,技术难度和成本投入较高。

      此外,新兴市场国家的监管也在提高,如2016年10月,越南将强制执行电池技术标准,届时除了单独出口的锂电池外,所有手机、平板等通讯产品在满足整机认证的同时,其内置锂电池须在当地机构进行测试。

      成本抬升加剧贸易风险

      我国锂电池年产量仅次于日本和韩国。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出口锂电池已达9500万美元,同比增长达88%。据行业人士测算,运输安全新规实施后,锂电池及相关电子设备制造商的运输成本将提升20%。而各项电池认证的成本则更是高达数万至数十万元,如锂电池的UL2054认证成本可达8万元,且电芯还需额外认证。

      技术壁垒趋严引发的贸易风险也相应增大,据统计,2016年前5月我国出口电池因质量问题遭国外退运就超过百起,同比激增近四成。欧美等国也频繁对涉电池产品实施通报召回,涉及笔记本电脑、平衡车、充电宝等多类商品。如2016年初,英国以电池火灾隐患为由没收1.5万辆平衡车,美国、加拿大在今年7月也对总量超过70万台的中国产平衡车实施召回。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出口企业,是要高度关注国外最新的电池安全和环保等技术壁垒动态,加强与专业机构和主管部门的信息交流,掌握市场先机;严格进行相应的检测认证。除了电池企业要强化认证外,电动工具、平衡车等使用电池配件的企业也必须加强把关,避免因电池配件不符合质量和安规要求引发纠纷;加快技术升级。绿色环保是全球趋势,电池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更加安全环保的新型电池,电器企业也应逐步使用锂电池等替换传统电池,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降低发生锂电池火灾等风险。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