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启迪桑德1.8亿增资湖南桑顿 环保巨头延伸锂电产业触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14
      身居国内环保龙头的桑德集团正将战略布局触角延伸向蓬勃发展的锂电产业。
 
  4月13日晚,启迪桑德(000826)发布《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事项公告》,公司与桑德集团共同对湖南桑顿进行增资,新增注册资本6亿元,其中,桑德集团以现金形式认购新增出资4.2亿元;启迪桑德认购新增出资1.8亿元。
 
  此次增资完成后,湖南桑顿的注册资本由4.3亿元增至10.3亿元,桑德集团持有70%股份,启迪桑德持有30%股份。
 
  湖南桑顿主营业务为锂电池、锂电池材料、充电站、充电桩、充电器、电子产品等主营产品及其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相关业务。公告显示,湖南桑顿2015年营业收入2.4亿元,净利润实现2627万元。
 
  对于此次增资,启迪桑德在公告中称,由于湖南桑顿从事该类新能源业务目前尚处于前期培育阶段,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项目建设、销售以及市场渠道的建立以及行业发展的时间阶段性,可能面临早期投资回报低于投资预期的局面,公司与股东方桑德集团投资经营湖南桑顿,系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更多的环保类业务资源。该参股项目未来有利于不断构建和完善公司环保业务链体系,强化公司全产链的布局。
 
  “与桑德集团的水处理和固废处理相比,锂电的发展速度惊人,发展空间巨大。”谈及进入锂电领域的原因,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曾对外表示,桑德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达到了百亿规模,但锂电新能源板块很可能只需3~5年时间就可以达到同等规模。
 
  早于2011年,桑德集团就设立了湖南桑顿,作为其进军锂电领域的市场切入点,短短五年间,其构建了构建了从材料、电芯、PACK、电动自行车、梯次利用、电池回收处理的生态产业链闭环。
 
  截至目前,湖南桑顿一期项目已全面投产运营,二期项目将于今年年中投产,二期建成后将达到8亿安时电芯、2万吨正极材料规模,三期20亿安时、3万吨正极材料项目也有望在年底前启动建设。
 
  在动力电池领域,湖南桑顿实行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双线并行的动力电池路线,三元动力电池未来将主要针对新能源专用车、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而磷酸铁锂电池主要将定位于新能源客车及储能市场。
 
  在文一波看来,要想占据行业制高点,需有两大法宝,一是技术为王,二是打造全产业链。技术是品质的重要保证,核心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环保如此,锂电新能源也不例外。此外,桑顿也砸下巨资建立起锂电新能源的全产业链:从锂电池正极材料到锂电池,再到锂电池电动车,桑顿的产业链闭环已初步成型。
 
  而在已有的布局上,湖南桑顿的产业链还在进一步延伸,湖南桑顿副总经理李伯虎向高工锂电网表示,桑顿还正在筹备进入锂矿开采和环卫车制造环节。
 
  年3月10日,湖南桑顿与国宏汽车签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达成5万套新能源汽车用动力锂电池总成系统合作事宜。
 
  根据其战略规划,湖南桑顿未来业务将覆盖锂电池前躯体、正极材料、电芯生产;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封装(PACK)、电池云平台研发、新能源环卫车生产制造、互联网+二手电池回收、二手电池梯级利用、废电池再生技术等领域,拥有完整的锂电生态链。
 
  全产业链整合一方面可以应对供应不足及提高企业的产业链反应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与桑德已有业务进行对接,进一步提升其的综合竞争实力。根据其规划,未来3~5年,湖南桑顿要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引领者。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