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市场杂谈 » 正文

充放电测试耗能占电池厂总耗能七成 瑞能推能量回馈型检测设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29
  动力电池电芯和电池组在出厂之前,需要多轮测试检验:电芯需要化成(首次充电完成电极活化的充放电程序)、分容(容量分选);电池组需要充放电测试,以检验其品质,以及帮助BMS(电池管理系统)掌握电池的数据。但是这些充放电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在测试设备中增加能量回馈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解决方案。
 
  这一解决方案的最早提出者之一,是深圳市瑞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能公司)。近日,瑞能公司总经理毛广甫接受第一电动网专访,介绍了该公司在动力电池测试、BMS测试方面的心得,以及对动力电池安全等行业热点问题的看法。
 
  毛广甫介绍,动力电池检测过程中的耗电是“看不见”的浪费和污染。“电池生产过程中,充放电环节耗能占到总耗能的70%到80%,尤其是Pack(电池组)厂。如果这一环节不做好节能,七八成的电费就白交了。”瑞能注意到这一事实,“我们提出动力电池充电测设能量回收,把放电能量收回到公共电网再重复使用。这是这个领域目前最前沿、最好的解决方案,国内仅有两家能做。”
 
  瑞能公司已经在多个展会上展示过其能量回馈型电池检测设备。在其官网产品列表中编号为“CDS-60V10A/20A”,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电动摩托车等电池测试的系统,就可以选配放电能量回馈电网功能。毛广甫介绍,瑞能的能量回馈型设备回馈效率超过90%,加上设备充电PSC节能专利技术,充电节能效率可高达80%。
 
  瑞能公司于2003年成立,是最早的从事动力电池检测的企业。当是时,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2005年、2006年,光靠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业务支撑不下去的时候,瑞能公司转向数码电池检测,主力产品之一是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检测系统和设备,公司就此快速发展。
 
  毛广甫说,到了2008年、2009年,国家重提发展新能源汽车,瑞能公司顺势回到动力电池检测领域,“已经是得心应手,资本、技术、平台,还有市场能力,都已经成熟。” 2015年以来,瑞能的营业额已超过8000万,全年营收将突破1.2亿,超过1亿元的预期,这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
 
  毛广甫介绍,“瑞能”是从“RePower”的音+意而来,有节约能源,使能源再利用的理念追求。其客户包括国内主流的动力电池厂家:比亚迪、力神、ATL、光宇、博世集团、上汽集团、中航集团等等。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