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锂电材料供应商贝特瑞上市无望 11家PE深度被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11  来源: 鑫椤资讯  作者:鑫椤资讯
    在中国宝安面前,前来投资的20余家创投公司,毫无心计可言。
    2010年8月,20余家创投公司,齐聚深圳,就中国宝安转让旗下贝特瑞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贝特瑞)股权展开角逐。
    不过,中国宝安并没有给任何PE议价的机会,尽管不少PE已经做好高价买股的准备,但中国宝安一张口喊出25元/股的价格,还是令在场PE咋舌。25元/股,对应贝特瑞2009年静态市盈率是18.8倍,对应2010年预测盈利是23.28倍。
    在场PE无不唏嘘,希望中国宝安能够降低价格。你来我往,费尽口舌,但中国宝安管理层丝毫不为所动,最后仍然以25元/股的价格成交,20多家PE中,有11家入围。
    其中,大业(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获450万股,九鼎投资旗下嘉俪九鼎投资基金获200万股,同创伟业旗下南海成长获150万股,万向控股旗下通联创业获100万股,启明创投获60万股。
    贝特瑞分拆上市好梦破碎
    中国宝安信誓旦旦,允称贝特瑞将尽快分拆上市。登陆创业板之后,各家PE即可退出获利。
    这种说法也着实吊足了PE投资机构的胃口,作为全国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的贝特瑞,每年净利润5000万元以上,创业板上市指日可待。
    正如PE所想的,在入股半年之后的2011年5月5日,中国宝安公告称,董事局已经审议通过了贝特瑞启动上市准备工作的议案。
    如果一切如愿,定当皆大欢喜,贝特瑞上市融资,多赢的局面即可形成。但事实并非如此。贝特瑞作为中国宝安的控股子公司,分拆至境内创业板上市的问题,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
    而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自创业板成立以来,从未有过主板公司分拆控股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先例,而监管部门在2010年的多次保代培训会议上也曾明确告知保荐机构不鼓励分拆至创业板上市,以及从严审核的态度。
    在2010年9月3日-4日的第四次保代培训中,证监会领导就整体上市和下属公司上市的问题明确回答说:“证监会原则上不支持同一块资产重复上市,原则上要求整体上市。”
    比照现在7200万股本的贝特瑞来说,即使贝特瑞按照上次融资25元/股发行1800万股,即发行量占发行之后的股本比例不超过20%,贝特瑞也要从市场上募集4.5亿元。更何况,上市发行的溢价并不止25元/股。如若上市,二次圈钱无疑。
    有关上市事宜,有接近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的机构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贝特瑞上市的事为时尚早,PE在里面且得趴几年。”该机构代表面对记者,甚至敢打赌说,贝特瑞分拆上市,三年之内绝不可能完成。
    高管“影子公司”趁势退出,PE套牢
    中国宝安2010年年报称,报告期内,贝特瑞进行了两轮增资扩股和实施股权激励,其中3月向本集团定增1000万股,8月以每股25元的价格向战略投资者增发810万股,同时实施股权激励390万股。
    中国宝安的披露可谓详尽,但它故意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在2010年8月份贝特瑞增发810万股的同时,当时贝特瑞的第二大股东富国投资还将其持有的1006.2万元股份转让给了其他PE。这是记者根据贝特瑞工商资料变更查询得出。
    富国投资作为中国宝安高管的“影子公司”,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工商资料显示,早在2000年之前,刚刚辞职的董事局常务副主席邱仁初和在职的执行总裁陈泰泉分别是第一、三位大股东。另有其他多名高管位列其中。虽然在2001年之后,富国投资的股东多有变更,但自始至终,都没能甩掉中国宝安管理层的影子。
    不过,可分拆上市的消息传出来不到半年,即遭监管层否定,监管层不鼓励以及从严审核的态度让贝特瑞上市瞬间失去了希望。
    这么容易判断的问题,难道一向精明的PE机构就看不清楚吗?
    一位已经入股却不愿透露姓名的PE代表告诉记者:“我们入股贝特瑞就是奔着它在创业板分拆上市去的,现在上市不成,我们也没有办法。”
    另一位创投机构的负责人则干脆表示说:“贝特瑞上不了市也没关系,只要公司盈利增长,我们可以将股权转让,或者要求股东回购,或者坐等分红,这不是问题。”
    但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很显然,当初PE对贝特瑞上市信心饱满的心态已经发生悄然改变:PE不再寄希望于贝特瑞上市,而是想办法通过其他渠道退出。
    只可惜,PE退出并非易事。资料显示,贝特瑞2009年净利润6646万元,2010年净利润7733万元,而2011年净利润却只有4365.74万元。融资之后第二年,贝特瑞净利润下滑44%,找人接手恐怕十分困难。
    有入股中国宝安的投资机构忿忿地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这次奔着贝特瑞分拆上市来投资,没想到刚投进去就说不能分拆上市。”
    至于是有意为之还是意料之外,中国宝安证券部在接受询问时告诉记者说:“在2010年3月份确实有消息说可以分拆上市,但没想到这个消息很快就遭到了证监会的否定。当时监管层说会制定分拆上市的细则出台,但直到现在也没能出来。”
    中国宝安频频推太极,未料引火烧身
    为了牢牢把握住贝特瑞的控股权,在富国投资退出、PE机构接盘之前,中国宝安已经增资1000万股,持有3737.8万股,占贝特瑞7200万股的51.9%。
    岂料,正是控股权这一比例,成为贝特瑞上市的最大障碍。自创业板开板以来,虽然不曾有过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上市的先例,但上市公司参股子公司上市的例子却不胜枚举。上市公司荣信股份为第三大股东的恒顺电气在2011年3月上市,华谊兄弟做    第二大股东的掌趣科技在2012年1月上市,振华重工做第二大股东的华伍股份在2010年7月上市,康恩贝做第二大股东的佐力药业在2011年2月上市。
    其中,尤以佐力药业与贝特瑞的股东股权结构最为接近。在2007年之前,上市公司康恩贝曾是佐力药业的控股股东,持有佐力药业63%的股权,但在2007年,康恩贝将控股权转让给了非关联自然人俞有强,康恩贝只保留26%的股份,俞有强持有40%,成为佐力药业的实际控制人。
    一位保荐机构投行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中国宝安如果想让贝特瑞尽快上市,只有转让自己的控股权才行。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转让之后,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与创业板上市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内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相悖。
    就贝特瑞上市来说,中国宝安进退两难,PE机构有苦难言。
    但中国宝安与贝特瑞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先是贝特瑞石墨矿事件,平安、湘财、国泰君安以及信达等四家券商先后发布研究报告,称宝安子公司贝特瑞拥有大量石墨矿资源,造成股价飙升。中国宝安却言行不一,先对研究员说有矿,再发公告说无矿,最后发公告澄清说有矿。有无之间,股价窜动,中国宝安诚信已受严重质疑,直到2011年6月15日深交所对宝安高管下达处分决定才见分晓。
    与石墨矿真假消息伴随的,还有贝特瑞的石墨烯事件。贝特瑞自2008年开始研究石墨烯,到2011年才发布公告称公司拥有石墨烯,而且发布公告称日产1公斤,却又不公告说明自己生产的1层到10层石墨烯混合物,与石墨烯有显著区别。大有唯恐股价不乱的想法。
    其中缘由,证监会稽查总队已经介入,虽未公开结论,但理财周报记者从贝特瑞早期创始人、中科院教授于作龙先生那里了解到,“贝特瑞所生产的石墨烯,虽然前景美好,但至少最近这些年,不会产生任何商业价值。”至于贝特瑞所生产的每天一公斤的石墨烯混合物,更加没有多少难度,长春的一家高校即可生产,而且每天产量不止一公斤。
    记者亦从接近贝特瑞技术人员的知情人士了解到,贝特瑞技术研究人员并不想将研究结果过早公之于众,毕竟还在试验阶段,但拗不过公司管理层,最后贝特瑞的石墨烯研究被公开出来。
    至于中国宝安的管理层为何此时公开石墨烯的研究进展,坐看自家股价大起大落,不少投资者一直寄希望于稽查总队能够给出一个明白的说法。
    虽然结果尚不得而知,但“玩火自焚”的中国宝安自2011年上半年股价下跌之后,现在只剩10元/股,让2012年初刚刚通过14.6元/股的股权激励期权政策变成一张可有可无的废纸。
    邱仁初辞职,或与稽查总队调查有关
    同时受到伤害的,还有是中国宝安前董事局副主席邱仁初。据理财周报了解,邱仁初自证监会稽查总队现场调查中国宝安之后,再也没有出面参加过中国宝安的董事局会议,连续两次都是书面委托他人代为表决。而这种缺席董事局会议的先例对邱仁初来说,在2007年担任第十届、第十一届董事以来,仅有一次。
    邱仁初作为董事局常务副主席,中国宝安排名第二的董事,正在外界对他的去向发出疑问时,中国宝安5月5日发布公告称,邱仁初先生因身体原因请求辞去所担任的公司董事及董事局的其他职务。
    同时被辞去的,还有邱仁初在海南椰岛董事职位,理由仍然是身体原因。
    不过,公告所说因身体原因辞去董事职位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日前,就有中国宝安的投资者向理财周报记者反映,邱仁初辞职绝非独立事件,而是与证监会稽查总队进驻中国宝安有莫大关系。
    毕竟,出生于1961年的邱仁初,今年只有51岁。而且任期未满即辞职,还发生在稽查总队开始调查之后,不得不令人生疑。
 
关于我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55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隔膜分会等十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