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净化大气是全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给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大容量、大功率应用型新能源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当前当以新型能源——锂离子电池最为瞩目。
但就圆柱形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中的安全性、生产效率方面来说,目前还存在极大的问题。从锂离子电池制 作的电化学基础技术发展看,我们已掌握和具备了批量生产的基础,但由于在生产制作过程中诸多的工艺、结构等方面的疏忽与设计不到位,既影响了圆柱形大容量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质量、安全性,又制约了生产效率。由此可见结构合理与否亦是影响圆柱形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圆柱形大容量锂离子动力锂离子电池集 流体(盘)结构工艺技术是打破传统、原始的导电极耳形式,将正负极耳端分别揉合制作成一整体,在这个整体上取代传统极耳的是一导电集流体(盘),在这个导 电集流体(盘)的边缘直接预留了一个加宽加厚的整体形极耳与电池盖帽的背面相连接,使得整个圆柱形电芯的两个端面形成了整体输导电状态,大电流运行走向为 超短的直线运动形式,快捷迅速。
周培荣同志自2009年研究开发、2011年开始小范围应用以来,已充分证实了其可行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并已针对性研制成功全自动化装配 生产线,不仅促进了电池生产的一致性,并且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生产规格主要以38120(¢38×120mm)型10Ah以上至65280型 (¢65×280mm、60Ah)为主测试,电池内阻普遍低于5m∩,电压平台稳定一致、充放电速率大幅度提高,放电倍率为10C时电池无热感,同时开发 的全自动装配生产线生产效率最快可达4-20ppm/分钟-。
集流体(盘)结构的圆柱形动力锂离子电池以其结构简化,可操作性强,电池综合性能、安全性、生产效率同步提高的优势,势必成为今后圆柱形大容量、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制作的发展方向,
目前该结构技术已获新能源行业的充分认可,并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发明专利申报正在审核中)。
专利证书

电池结构图

圆柱形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