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国际论坛上,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发言说,我有这么一个观点,第一条,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既是制造业,我认为更是服务业,它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并且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使用化要求,也是我们新能源厂商必须做的一门功课,就像刚才王传福老总谈到的那样,我们很多人在思考,为什么新能源车推广那么难呢?那么困难,到底怎么样才能破这个局?我觉得可能要对同样是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产业恐怕有一点新的认识,从表面上来看,两者都是交通工具,没什么本质的不同,外表看起来差不多,似乎最大区别就来自于技术动力来源不同,但是两种驱动方式,带来的却是最根本的差别,用户使用环境和使用方式,包括使用习惯的天壤之别,同样的用户用着产品,但是上述的方式不同,可以完全归类为两个不同的市场,这一条对我们传统车企业来讲,应该最着重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传统汽车面对是一个十分成熟的环境,加油站、维修点,所有人只要拿到了本,再开上我们的传统车不需要再去罗嗦,这车到底怎么开,过程中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买了电动车的人呢?有100个问题在3个月之内都要问,而且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在使用中,像购买中安个充电桩,发现什么问题该问谁,不要说全国,在北京大型的发达一线城市都极为困难,更不要说二三线城市和乡镇。我们举个例子,北汽新能源公司从6月份推出了,我们已经取得了3000台定单,大部分是私人用户,还有一些集团用户。但是我们真正到今天为止能够安上了充电桩,能够正常使用车辆有多少台?只有400多个,这个比例也就是15%。就是这种使用和配套的服务环境,才真正使得我们新能源汽车难以走出市场,难以被普通的消费者所接受。
在传统车那里,人们更多看重是性能和品质,新能源汽车人们更看重是环境和服务,服务和产品同样重要,它也将是我们破解一切困难的出发点和原点。我认为制造服务业到今天已经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至少四大优势,第一是满足顾客的需求,第二它同时也创造了竞争的优势,以制造相比,服务业具有可鉴性更低,劳动依赖度很高。第三服务可以增加经济的收益,服务具有利润更高,利润来源更稳定,资金占用更小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减少现金流的压力。第四可以显著改善环境,服务主要依靠人力资源的输出而产生,对能源和材料消耗较少,对环境的影响更加微乎其微。
第二个观点市场推广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死穴,必须用更多用户体验和服务的理念来加以突破。互联网思维是我们取得突破最为重要的一个工具。新能源汽车目前处于一个典型的新产品的导入期,最大的困难是消费者的认知度低。正如王总刚才谈到,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有很多的焦虑,已经谈到的是里程焦虑,至少还有三个,比如说充电焦虑,技术焦虑,还有一个价格的问题。但是事实上,我们在北京市场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50%的北京市民每天的驾车出行里程在50公里以内,90%的市民驾车里程在90公里以内,双90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几乎市面上每一台合乎标准在售的新能源车,纯电动车早已超越了这个标准,为什么还有焦虑呢?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是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他来自于心理焦虑,某种程度这也是一个伪焦虑。很多人在驾驶体验了之后才发现,开回去两三天,原来我真的用不了300公里还是500公里,我一天几十公里足够了,所以这样的一个车能跑两天到三天的时间,而且在使用习惯上像手机一样回到家中充上电,就好了吗。曾经世界著名品牌飞利浦生产超强待机手机,最后谁还再用?已经死掉了,所以我们要了解是消费者哪些焦虑是他真正的焦虑,不要被过去使用习惯所蒙蔽。
这半年来北汽新能源公司围绕着客户的心理需求,心理,我们做了大量的尝试,蔚蓝行动计划等等,我们都是采用互联网的免费思维来进入传统制造业市场营销,希望做到一个新的突破。同时我们还以庞大集团开新能源汽车网上销售网络店,与富士康成立合租租赁公司,未来我们还即将涉足城市智能服务,实现了将企业从电动汽车单一制造业向制造加服务业的转型,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破解难题最重要的一个战略选择。再一点制造服务业就是采取轻资产的模式,向微小曲线两端发力,一边是研发,一边是销售品牌营销,这样才能够集中精力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目前在研发上,我们坚持走开放创新,集成创新的道路,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我们将以美国的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已经开始了合资合作,包括投资入股,全面掌握了新能源整车以电机电控等零部件开发技术,这个500公里不是为了满足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需要。同时我们还要目标就是把新能源公司打造成一个全新的高科技的企业,而非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成为北汽集团战略转型的重要的支柱。
第四点我们也认为,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有待于开垦的处女地,有着巨大的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我们认为应该以开放的胸襟大胆的尝试,与汽车行业之外的企业来进行合作,不要整天怕被颠覆,而是要认为应该共同联合我们各类伙伴去颠覆市场,我们才能够找到未来新能源汽车新的蓝海。移动互联网使得很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开始被跨行业运用,网格化开发体系,3C整合,以及快速迭代开发,这些都为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同时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倒逼我们典型的国有企业不得不开始进行制度创新和模式机制的创新。北汽新能源公司未来一定要成为有创新、有发展的公司,要成为北京汽车集团国企改革和创新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