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久(002411.SZ)上半年利润跌近九成,六氟磷酸锂业务推进未达预期,刚刚起步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业务也因市场原因推进放缓,九九久新能源业务布局遭遇严峻考验。
在经历2013年主营业绩大滑坡后,九九久在2014年延续业绩下滑趋势。7月24日,九九久发布业绩快报,快报显示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6.17%,但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大幅下跌,最高跌幅超9成。
“九九久主营业绩的下滑势必会对其寄予厚望的新能源项目推进造成影响。”深圳一名长期关注新能源行业的分析师表示,九九久的主营业务并不涉及新能源行业,但是此番业绩下滑将可能会对其后续的新能源项目推进带来不利影响。
事实上,九九久介入新能源领域的时间相对较短,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类产品与氮肥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九九久从2010起就开始涉足新能源业务,六氟磷酸业务营收3901万元,仅占2013年总营收比重的4.36%。
传统企业转型做新能源业务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是维持原状还是趁势崛起成为九九久这类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九九久布局六氟磷酸锂几乎与多氟多等国内企业同步,但是3年时间过去,依然没能取得大的突破。”作为九九久的下游客户,广东一家电解液企业市场总监认为,随着六氟磷酸锂价格的不断下滑,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企业通过产能扩展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项目进展未达预期
九九久近期的利润下滑并非偶然。翻阅其上市公告发现,近两年来,九九久公司业绩一直呈现下降态势并一度出现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九九久2 0 1 3年实现营业收入为8.95亿元,同比下降11.40%;实现净利润2731.76万元,同比下降55.65%。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九九久的业绩并 没有出现好转,公司2014年首季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净利润亏损137.11万元,同比下滑高达122.62%。
与公司整体业绩的下滑形成对应的是,九九久在新能源业务上的推进并未达到预期。
早在2010年,九九久开始涉足新能源业务,投资六氟磷酸锂项目,是国内六氟磷酸锂投产较早的公司之一。
2010年,九九久公告称,公司利用超募资金8050万元投资建设400吨/年六氟磷酸锂,计划该项目达产后能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净利润3958万元。
公司计划2013年年底前达到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规模,形成年销售收入3.7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8亿元,净利润1.34亿元。
而据公司财报显示,2011年6月底,九九久六氟磷酸锂试生产成功并部分投产运行,实现200吨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能力,该年度形成营业收入 468万元,毛利率达63.78%;2012年1月底,实现年产400吨产能,当年实现3762万的销售额,毛利率开始下降到40.81%。
然而,随着六氟磷酸锂国产化程度的提高,多氟多、天津金牛、广州天赐等企业在2012年也开始逐渐实现六氟磷酸锂的量产,六氟磷酸锂的价格迅速下滑,毛利也下降很快。
2013年九九久六氟磷酸锂的销售额是3901万元,仅仅在2012年的基础上提升了162万元,同期的利润却下降到692万元,销售额比 2012年同期减少了843万元,毛利率更是在2012年的基础上下降了57% ,只有17.73%。这与公司预期实现净利润1.34亿的目标相比有天壤之别。
而同样量产六氟磷酸锂的多氟多,2011年4月14日,实现200吨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能力,该年度形成营业收入4112万元,毛利率为61.39%;2011年底实现500吨年产能,2012年上半年形成营业收入4737万元,毛利率上升为65.8%。
相差无几的投产时间和生产能力,九九久六氟磷酸锂的盈利能力明显低于多氟多,公司的实际盈利情况也与项目初期预计的1.23亿元销售收入和3958万元净利润相距甚远。新能源项目的进展离预期目标相距甚远。
“主营业务业绩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九九久新能源业务的后期投入。”在公司主营业务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九九久并没有很好的抓住六氟磷酸锂国产化大潮的机遇。
除了六氟磷酸锂,九九久还一度想通过布局锂电池隔膜项目,扩大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但是隔膜项目发展没有预期中那么顺利。
2013年,九九久使用8720.34万元超额募集资金投资建设年产1320万m2的锂电池隔膜项目。该项目原计划新建两条生产线,第一条线(设计产能为660万m2)已经2013年4月开始投产。截至报告期末,该项目累计已使用5511.6万元,完成率只有63%。
锂盐价格下跌加快
不仅仅是主营业务的下滑,整个六氟磷酸锂行业价格的急剧下滑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九九久在新能源业务上的布局。
六氟磷酸锂的价格近年来一直在下降,2011年天津金牛、多氟多、广州天赐等企业已成功实现投产,六氟磷酸锂国产化程度的提高进一步降低了六氟磷酸锂价格。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3年,国内六氟磷酸锂的产品均价已由21万元/吨降至11万元/吨,降幅达48%。
“日本的六氟磷酸锂现在已经跟国产的价格相差不大了。”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电解液事业部总经理周顺武透露。
2013年底,九九久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为11万元/吨,多氟多为12万元/吨,日韩进口六氟磷酸锂价格也降到了13万元/吨左右。到2014年年中,中国市场六氟磷酸锂基本维持在10万元/吨左右,日韩稍高,差距进一步缩小。
六氟磷酸锂价格的大幅下降也是九九久等国内六氟磷酸锂厂商所始料未及的。记者了解到,日本是公认的世界上六氟磷酸锂产业最先进的国家。因技术 原因,我国六氟磷酸锂国产化程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以前,国内市场上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一直维持在30-40万元/吨的高位。高利润、高附加值吸 引了众多国内企业竞相投建六氟磷酸锂项目。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已建及规划的六氟磷酸锂产能达到约1.27万吨(1吨六氟磷酸锂可生产8-10吨电解液),相比于2012年我国电解液2.5万吨的产量,产能过剩率超过300%。
尽管以前国产六氟磷酸锂的品质仍与进口差距较大,但价格优势却是相当明显。自九九久、多氟多等国内厂商量产以来,大大拉低了六氟磷酸锂的整体 价格水平。另外,随着中国六氟磷酸锂国产化步伐的加快,出于成本考虑,日韩企业也积极在中国布局,日本森田化学、韩国厚成、日本中央硝子均计划在中国大陆 新建六氟磷酸锂厂房。
“森田化工5000吨的六氟磷酸锂产线已经在2013年年底完成。”森田化工(张家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堀尾博英表示,为迎接中国锂电企业陆续放产带来的价格压力,森田化工也在不断扩大产能。
此外,实际产能利用率较低也是九九久六氟磷酸锂项目收入未能达到预期的原因之一。
“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在下降,国内大部分六氟磷酸锂厂商的产能利用率只有40%多,价格战打得厉害,毛利率在2013年下降明显。”新宙邦的董秘梁作表示,新宙邦所用六氟磷酸锂仍以进口为主,主要是日本企业如森田化学、关东电化。
由于价格优势,六氟磷酸锂的国产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一些技术上的指标从测试的结果跟进口的差异也在不断缩小。
“国内大型的电解液厂家所用的六氟磷酸锂已经开始逐渐使用国产产品,在大部分指标上与进口产品的差距不大。”东莞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总工丁祥欢说,国产六氟磷酸锂在水含量和HF含量上与进口相对已经相差不大,在游离酸和不溶物指标上,进口的明显比国产六氟磷酸锂好一些。
“作为最早一批将六氟磷酸锂国产化的企业之一,九九久并没有把机遇转化成自己的优势。”九九久在新能源行业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业绩持续下行的状态下新能源业务推进将面临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