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公布的2月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为50.2%,并创出8个月新低。
受多重因素影响,2月企业开工率普遍不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对《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表示,从当前市场需求和一些行业的生产情况来看,预计未来经济增长总体仍会呈现平稳态势。应充分考虑可能的风险因素,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储备,不断巩固经济平稳增长态势。
2月PMI连续三个月回落
从去年11月开始,制造业PMI指数就显示回升乏力。当月为51.4%,结束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转为持平,12月回落至51%;今年1、2月又相继回落0.5和0.3个百分点,回落至50.2%的较低水平。
CFLP报告指出,指数在开年连续回落也是宏观调控 “稳增长、调结构”双重效果的反映。据调查,以钢铁为代表的基础原材料行业、产能过剩行业持续回落;但技术含量较高的装备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仍然保持较快发展。
从分项指数来看,2月新订单、积压订单分别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更是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48.2,创下近半年内新低。
交通银行分析师陈鹄飞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月三大订单均有回落,且新出口订单降幅明显大于新订单降幅,再现了“外需弱于内需”的不利局面。
CFLP报告提醒说,PMI指数在波动中下降,与之相伴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更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要警惕经济走势再次出现波动。
陈鹄飞认为,从历年同期PMI的绝对数值看,2014年2月当月PMI为50.2,相比2013年2月50.1的绝对值仍有改善,整体延续了弱势扩张态势。
但他提醒说,2月PMI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48.0%,绝对数值创下近一年新低。虽然春节前后“员工返乡、企业招工不足”等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就业指数的下滑,但是在中国经济增速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短期内就业压力仍不容忽视。
需求不足抑制经济增长
除订单指数外,产成品库存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2月份回升1.3个百分点,回升幅度有所扩大。
CFLP研究员陈中涛表示,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同企业为后期市场启动增加备货有一定关系,但结合新订单和生产指数的变化来看,更多的反映是市场需求偏弱,供过于求的矛盾有所发展。
而陈鹄飞也表示,从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背离”的经验走势看,产成品库存的被动增长将可能挤压生产企业原材料采购意愿,短期内企业补库存动力可能有所弱化。
一些行业正面临库存的严峻压力。
据中钢协数据显示,2月上旬全国粗钢日产量206.6万吨,旬环比上升5.2%,市场供需矛盾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其直接体现就是,钢材社会库存上升速度明显加快。
据监测显示,截至2月21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795.63万吨,比上一周增加143.16万吨,上升了8.66%,上升速度加快了4.33个百分点。
与PPI高度相关的购进价格指数自去年10月份以来连续回落,今年前两个月回落到50%以内。2月份为47.7%,继1月份下降13.4个百分点以后,又下降1.5个百分点,也是上游工业企业较为困难的佐证。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结构性改革会利于中国中长期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但在短期结构调整可能造成经济下滑的压力。
交通银行报告称,预计自二季度起国内制造业库存扩张、景气复苏将会逐步有所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