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霾的重压之下,社会各界对低碳、环保产品的呼声日益高涨。昨天,由上海市经信委牵头,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主办,上海市部分区(县)、高校、上汽集团等单位联手合作的城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公益活动启动。本次活动以车队巡游方式倡导“绿色出行”,并设点为上海市民普及新能源车知识、提供购车及充换电服务咨询。
车队途经之处,一辆辆贴有绿色标识的新能源车引起了市民的兴趣。但是,对于购买,不少市民仍心存疑虑。相关的配套设施和售后服务不尽完善是最主要的疑虑。
不过,这些“后顾之忧”将逐步得到解决。记者了解到,在私人购买新能源车方面,除了国家和上海市的购买补贴和免费上沪牌等政策外,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为私人用户提供便捷的配套服务。
新车推广着眼“配套工程”
在车队巡游的终点,市民刘先生向工作人员详细地了解了几款新能源车。“我家里有一辆外地牌照的SUV,今年家里需要再买一辆车接送孩子和上班代步,我就想买一辆电动车或者混合动力车型,既省油,也环保。”而按照上海的政策,还可以有一张免费的上海牌照。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从去年开始关注上市销售的几款车型,最后还是将目标锁定在了上海本土车企的产品。“今天来了解荣威E50,完全用电,非常经济,但我们小区里没有充电桩,所以今天还特别咨询了电力公司。如果充电的问题能解决,我就考虑买了。”
和刘先生一样,正在咨询的谷女士也担心买了车却充不了电:“我上下班往返50公里,今天看到荣威也有混合动力车型,而且可以用家用插座来充电,这就方便多了。”对新能源车,消费者多有“里程焦虑”,而配套设施和服务网络的欠缺则又让他们增加了几分犹豫,这也是新能源车发展的瓶颈。
据悉,新能源车配套已在建设之中。上海将在新建小区“标配”充电桩,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就会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1月初,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领导小组会议曾透露,新能源车相关配套建设有望进入新一轮的上海城市规划。
活动现场展示了多款壁挂式、直立的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机模型,这些设备或已投用,或将在近期进入市场。截至去年年末,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已建成并运行维护全市各类电动汽车充换电站24座,充电桩2020个,覆盖营业网点、办公基地、政府机关、居民小区、公共停车场等区域,为公交、公务、私人电动汽车提供方便快捷的智能充换电服务。市电力公司还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在全国启用智能支付卡进行充换电服务消费的刷卡结算。市电力公司近期还推出优惠措施,凡当天在活动现场申请登记、并在今年12月31日前提交正式充电桩用电业务申请的用户,将给予免费提供充电桩设备、充电桩安装和调试的优惠。记者了解到,充电桩设备的成本、安装及调试费用在1万元左右。活动现场多位市民表示,这笔费用的优惠,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购车可享免费牌照及补贴
巡游车队里既有来自上海本土车企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车,也有来自外省市车企的新能源车。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秀的产品而不“偏袒”本土产品,也是上海推广新能源车系列举措中广受好评的一项。目前,已有7款车型进入上海示范应用新能源汽车目录。
以江淮iEV4电动汽车为例,该车价格在16.98万元。江淮汽车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海市民购买这辆车,可享受国家补贴的4.75万元加上企业补贴的2.25万元,折算后,最终购车价位9.98万元,此外新车还可以直接上沪牌。而待上海补贴细则出台后,现行车企的补贴撤消,改为享受地方补贴。
市经信委副主任马静介绍,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上海打开市场引入竞争,新能源车目录中所包含的外地生产车型、非本土汽车品牌数量都是国内最多的。另外,不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外地企业,在申报目录时,手续和流程都一样,而且只要进入目录,都可以享受相关补贴及免费牌照。
同时,上海还通过新能源汽车租赁等措施,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13年就已借鉴成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模式,启动新能源汽车公共租赁项目,既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又可以让消费者更容易地体验到新能源车。
目前,本市连同公交车在内,共有近2000辆电动车在运行。到2015年,本市计划完成电动车运行总量1万辆的目标,并在全市布局6000个以上的充电桩,将初步形成与全市电网规划相协调,与城市交通容量相匹配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