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的回收认证体系
泰力电池建有深圳和江西上饶两大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预计公司年处理废旧电池的能力在3000吨以上,再生原料回收率达98.88%。
日前,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称,深圳是中国电动城市的典范。同时,在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加持下,深圳走在了新能源行业的前列。因此,扎根于深圳的泰力电池机会重重。
张永祥也认为,废旧电池回收在一二线新能源城市市场更大,因此泰力电池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主要城市已经建起了三万多个回收网点,且市场推广效果良好。


该体系的具体流程为:在最初生产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会将泰力回收认证二维码标识贴上;在电池使用寿命完结后,客户可通过标识扫码下单;泰力接到下单后,会通过专业的回收管理团队及互联网+物联网回收平台,进行专业的废电池分类贮存,最后通过现金的废电池处理设备及工艺进行再利用。

此前,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

一体化技术
低碳环保、能源循环再利用是泰力进行电池回收的主导理念。公司通过相关工艺从各种废旧动力电池中提炼出有用的材料,然后把这些材料再深加工成诸如:铜、铝、铁、锌、镍、镉、钴、锰等金属原材料。

与市场主流回收技术相比,泰力一体化技术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成产成本,生产出的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成本价格是直接由原矿产生产出的成本的2/3。
此外,利用该技术生产出的镍钴锰酸锂具备高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好、电压平台高、热稳定性好、循环寿命长、晶体结构理想、自放电小、无积极效应等突出优点。
目前,泰力生产的镍钴锰酸锂已经得到了比亚迪、松下、三星、创明、力神、德朗能等国内外知名动力电池企业的青睐。
政策加持 市场蓝海待挖掘
中汽研数据资源中心部长表示,预计2020年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达20万吨(约25GWh),2025年累计退役量将超过78万吨(约116GWh)。
如此庞大的退役量背后“危险”与“机会”并存。动力电池报废后,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回收和处理,不仅资源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对电池回收企业来说,则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市场”。
然而,张永祥也曾指出,由于政策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行业缺乏引导,当下真正具有电池回收资质的企业还不多。电池回收行业要想健康发展,完善的制度是先决条件。
去年8月1日,《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工信部将每季度更新一次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的信息情况。该政策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真正进入了执行实施阶段。
国家政策定调后,地方政策便会紧跟其后。
今年年初(1月10日),深圳发布了动力电池回收补贴政策,此举使得深圳成为了国内首个设立动力电池回收补贴的城市。
按照现有市场的发展,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100亿元左右,到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亿元,遍地黄金的时刻看似即将到来。张永祥提醒道:“大家都看到是黄金,搞不好就是废铁”。因此,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得更远。据透露,2019年泰力电池计划实现年综合处理废旧电池5000吨,年销售额3.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