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是个特别的日子,中国电科力神子集团十八所南极新能源系统建设项目组的一位勇士——吕冬翔博士凯旋,标志着十八所为极地科考供能的关键节点又收官。


针对南极项目,中电力神子集团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发挥合力,全力推进新能源系统建设。由十八所牵头抓总,自2019年2月圆满建成我国首个风-光-油-储多能互补的极地电站后,12月再次进行该电站二期扩容项目,并启动恩克斯堡岛新站建设,让新能源微网系统扎根地球最南端。此前,十八所还曾为探险家“独步南极”穿越项目提供了专业的能源自持系统,积极保障极地公益科学探险行动。
此次赴罗斯海恩克斯堡岛新站建设新能源微电网的任务意义重大。罗斯海区域既是南极考察与研究历史最长的区域,又是南极国际治理的热点位置,新站建设是中国积极参与极地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务实举措,开启了新时代南极工作的新征程。
能源所需,使命必达。为保障南极恩克斯堡岛新站电能源供给,为其“一站多能”的综合观监测作用提供动力支撑,十八所依托能源系统设计和南极泰山站新能源系统建设经验,开展新站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建设项目的前期验证工作。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项目组成员吕冬翔博士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极昼、强下降风、强紫外线、淡水匮乏等恶劣条件下,他勇敢克服心理、生理上的影响,结合实地情况,开展风力发电验证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确保风力发电集装箱内部系统运行正常,并对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机械结构进行特殊设计,以整体框架式结构保证太阳能发电装置在大风、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忙碌了近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圆满完成任务,为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成功建设奠定了基础。
作为能源央企,中电力神子集团十八所深悟初心和使命,用不懈拼搏的脚步履行奋斗者的誓言——“人类科技活动探索到哪里,十八所的能源就支撑到哪里”。广大电源人将继续奋勇前行,以实干业绩赢得发展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