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时间:2019年8月16-17日(15日全天报到)
地点:苏州 石湖金陵花园酒店
第33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定于2019年8月16-17日在苏州举行。本次会议将广泛邀请产学研用各界朋友,结合国家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储能、网络等领域的发展战略,深入探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和新体系电池等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面向未来发展新增了能源互联网和微纳可穿戴电源技术等内容,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通过学术会议、成果展示,加强产学研用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者和科技工作者参加本次盛会。
会议承办方现面向全国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征集参会信息,并将根据反馈的参会回执,进一步落实会议的相关细节。
会议宗旨:加强基础,突出创新,促进产业,开创未来。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分会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池专业委员会
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
协办单位:苏州大学
合作媒体:《电源技术》
电池中国
支持单位:
欧波同(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米开罗那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无锡泰克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 新能源飞行器技术研究所
华洋科仪
武汉市蓝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美国Gamry电化学仪器
珠海真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苏州微格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荷兰艾维IVIUM电化学工作站—天津德尚科技有限公司
潍坊正远粉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中环电炉股份有限公司
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
阿美特克集团科学仪器部(普林斯顿及输力强)
会议日程:(以报到当日为准)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8月15日 |
14:00—21:00 |
大会报到注册 |
8月16日 |
8:30—09:00 |
开幕式 |
9:00—10:00 |
大会报告 |
|
10:00—10:15 |
休息 |
|
10:15—11:45 |
大会报告 |
|
12:00—13:10 |
午餐 |
|
13:30—15:25 |
分会报告 |
|
15:25—15:35 |
休息 |
|
15:35—17:00 |
分会报告 |
|
17:00—18:00 |
墙报交流 |
|
18:00—19:00 |
晚餐 |
|
8月17日 |
8:30—10:20 |
分会报告 |
10:20—10:30 |
休息 |
|
10:30—12:00 |
分会报告 |
|
12:00—13:10 |
午餐 |
|
13:30—14:45 |
分会报告 |
|
14:45—15:15 |
休息 |
|
15:15—16:45 |
大会报告 |
|
16:45—17:15 |
闭幕式 |
|
17:30—18:30 |
晚餐 |
2019年8月16日上午 |
|||
报告时间 |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9:00~09:30 |
张锁江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离子液体与储能系统 |
09:30~10:00 |
李永舫 |
中科院化学所 苏州大学 |
聚合物太阳电池光伏材料最新研究进展 |
10:00~10:15 |
休息 |
||
10:15~10:45 |
王春生 |
美国马里兰大学 |
安全锂电池电解质 |
10:45~11:15 |
杨全红 |
天津大学 |
基于石墨烯的高密组装和致密储能 |
11:15~11:45 |
陈忠伟 |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
Next Generation Zinc Batteries for Wide Integration of Energy Storage |
2019年8月17日下午 |
|||
15:15~15:45 |
吴宇平 |
南京工业大学 |
如何从隔膜的角度出发确保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
15:45~16:15 |
黄云辉 |
同济大学 |
面向下一代电池的高容量电极材料的构筑 |
16:15~16:45 |
刘兴江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极端环境储能技术 |
2019年8月16日下午13:30~17:00 |
|||
报告时间 |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13:30~13:50 |
李峰 |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
碳硫复合正极设计 |
13:50~14:10 |
徐盛明 |
清华大学 |
退役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其进展 |
14:10~14:25 |
张卫新 |
合肥工业大学 |
高比能量介尺度结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与性能调控 |
14:25~14:40 |
吴兴隆 |
东北师范大学 |
废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再利用研究 |
14:40~14:55 |
朱禹洁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钾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类正极材料的开发 |
14:55~15:10 |
朱昌宝 |
中山大学 |
高能量高功率聚阴离子型钠电正极材料 |
15:10~15:25 |
高平 |
湘潭大学 |
Porphyrin complexes as new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high performance rechargeable batteries |
15:25~15:35 |
休息 |
||
15:35~15:55 |
余彦 |
中国科技大学 |
高性能钠离子电池 |
15:55~16:10 |
杨树斌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超薄二维材料的特性构建新型锂硫电池电极材料 |
16:10~16:25 |
高学平 |
南开大学 |
锂硫电池用新型正极材料的构建策略 |
16:25~16:40 |
付永柱 |
郑州大学 |
新型有机多硫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 |
16:40~16:55 |
周永宁 |
复旦大学 |
新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设计及其储钠机理研究 |
2019年8月17日上午8:30~12:00 |
|||
8:30~8:50 |
赵金保 |
厦门大学 |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实际问题与应用对策 |
8:50~9:05 |
王德宇 |
宁波材料所 |
三元材料力学特性探索研究 |
9:05~9:20 |
张联齐 |
天津理工大学 |
核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9:20~9:35 |
陈永 |
海南大学 |
高镍三元电池材料制备,改性及性能研究 |
9:35~09:50 |
李建刚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
09:50~10:05 |
梁鑫 |
合肥工业大学 |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修饰改性研究 |
10:05~10:20 |
上海大学 |
高电压LiCoO2表面改性 |
|
10:20~10:30 |
休息 |
||
10:30~10:45 |
胡国荣 |
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表面包覆改性研究 |
|
10:45~11:00 |
禹习谦 |
中科院物理所 |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
11:00~11:15 |
魏英进 |
吉林大学 |
基于二维层状化合物正极材料的先进镁离子二次电池研究 |
11:15~11:30 |
马吉伟 |
同济大学 |
缺陷储能:新型储能材料的构筑及应用 |
11:30~11:45 |
朱凯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基于有机聚合物的水系镁离子电池的构筑与性能研究 |
11:45~12:00 |
谢科予 |
西北工业大学 |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表面功能化 |
2019年8月17日下午13:30~14:45 |
|||
13:30~13:45 |
杜春雨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控制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
13:45~14:00 |
吴川 |
北京理工大学 |
铝离子电池高容量正极材料 |
14:00~14:15 |
邓雯雯 |
苏州科技大学 |
有机高电压醌氰化合物作为锂离子 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
14:15~14:30 |
李林森 |
上海交通大学 |
单晶型高镍三元材料研究进展 |
14:30~14:45 |
曹勇 |
中国工程物理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二硫化钴基热电池正极材料改性及性能提升 |
2019年8月16日下午13:30~17:00 |
|||
报告时间 |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13:30~13:50 |
张强 |
清华大学 |
高安全电池中的金属锂能源化学 |
13:50~14:10 |
胡勇胜 |
中科院物理所 |
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
14:10~14:25 |
邓昭 |
苏州大学 |
碱金属负极保护及其电池应用 |
14:25~14:40 |
张如范 |
清华大学 |
Capacitive sodium ion storage based on double-layered mesoporous graphene with high capacity and charging/discharging rate |
14:40~14:55 |
李晶泽 |
电子科技大学 |
磁控溅射保护膜改性金属锂负极材料 |
14:55~15:10 |
杨震宇 |
南昌大学 |
基于高能量密度MnO/生物质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及储能应用 |
15:10~15:25 |
党丽赟 |
河南城建学院 |
氧化铁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
15:25~15:35 |
休息 |
||
15:35~15:55 |
王兆祥 |
中科院物理所 |
Lithium Deposition on Carbons |
15:55~16:15 |
崔光磊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新型二价离子电池研究 |
16:15~16:30 |
索鎏敏 |
中科院物理所 |
高安全高电压水系碱金属二次电池研究 |
16:30~16:45 |
张浩 |
防化研究院 |
安全稳定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技术进展与展望 |
16:45~17:00 |
刘兆平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
石墨烯在高比能锂电池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挑战 |
2019年8月17日上午8:30~12:00 |
|||
8:30~8:50 |
张跃钢 |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的研发 |
8:50~9:05 |
孙永明 |
华中科技大学 |
High-areal-capacity red phosphorus electrode with safe lithiation potential for fast-charging lithium-ion batteries |
9:05~9:20 |
霍开富 |
华中科技大学 |
高能量密度合金负极的设计和电池性能研究 |
9:20~9:35 |
徐艳辉 |
苏州大学 |
高比能量储锂材料开发:如何应用元素周期表 |
9:35~9:50 |
彭哲 |
宁波材料所 |
高能量密度锂金属负极的保护结构设计 |
9:50~10:05 |
董杉木 |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锂金属负极界面设计与健康评估 |
10:05~10:20 |
蒋永 |
上海大学 |
金属硫化物材料制备、微结构控制及储锂性能 |
10:20~10:30 |
休息 |
||
10:30~10:45 |
金钟 |
南京大学 |
新型多电子储能材料与器件 |
10:45~11:00 |
FeAs的电化学性能与储锂机理研究 |
||
11:00~11:15 |
刘继磊 |
湖南大学 |
石墨的电化学储钾机制和特性研究 |
11:15~11:30 |
林宁 |
中国科技大学 |
硅-碳复合储锂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
11:30~11:45 |
黄长水 |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新型碳材料石墨炔及其电化学能源应用 |
11:45~12:00 |
孙毅 |
合肥工业大学 |
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碳负极的合成与表征 |
2019年8月17日下午13:30~14:45 |
|||
13:30~13:50 |
郑洪河 |
苏州大学 |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分析与对策 |
13:50~14:05 |
詹纯 |
北京科技大学 |
高比能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电化学过程的研究 |
14:05~14:20 |
陈卫华 |
郑州大学 |
低成本钠离子电池材料性能提升机制 |
14:20~14:35 |
吴英强 |
长春应化所 |
新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估算及高比能电池设计策略 |
14:35~14:50 |
王惠 |
西北大学 |
MOF衍生异质结结构-ZnSe-NC@CoSe2-NC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用作锂/钠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
2019年8月16日下午13:30~17:00 |
|||
报告时间 |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13:30~13:45 |
汤卫平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LiFePO4/S复合正极材料在PEO基固态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
13:45~14:00 |
连芳 |
北京科技大学 |
宽温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超轻固态电池设计 |
14:00~14:15 |
陈永翀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储能电池技术问题与探讨 |
14:15~14:30 |
王久林 |
上海交通大学 |
界面稳定Zn负极以及本征安全有机电解质的研究 |
14:30~14:45 |
薄首行 |
上海交通大学 |
全固态电池的诊断与界面设计 |
14:45~15:00 |
项宏发 |
合肥工业大学 |
锂电池高安全性电解质和隔膜研究 |
15:00~15:15 |
金超 |
苏州大学 |
一种柔性LLZTO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固态Li-O2电池 |
15:25~15:35 |
休息 |
||
15:35~15:50 |
吴凡 |
中科院物理所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固态电池 |
15:50~16:05 |
刘金平 |
武汉理工大学 |
阵列电极与柔性混合电容器 |
16:05~16:20 |
施思齐 |
上海大学 |
立方相Li7La3Zr2O12中四面体位渗流和无序对离子输运影响的研究 |
16:20~16:35 |
迟晓伟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基于高安全电解质的储能电池的材料研究和技术应用 |
16:35~16:50 |
明军 |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
Metal Ion Solvation Structure Prevails over 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 |
16:50~17:05 |
姜东升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 |
空间航天器电源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综述 |
2019年8月17日上午8:30~12:00 |
|||
8:30~8:45 |
胡先罗 |
华中科技大学 |
锂离子电池耐火隔膜与电极材料 |
8:45~9:00 |
刘凯 |
清华大学 |
具有热刺激响应的智能电池隔膜的制备与研究 |
9:00~9:15 |
王家钧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固态电池及其界面的先进表征方法 |
9:15~9:30 |
张庆华 |
浙江大学 |
锂电池用新型聚合物单离子固态电解质与隔膜材料 |
9:30~9:45 |
王春花 |
天津大学 |
全固态锂电池可控界面修饰基础研究 |
09:45~10:00 |
杨文 |
北京理工大学 |
锂硫电池中多硫化合物快速转化及固态锂硫电池 |
10:00~10:15 |
钟海 |
暨南大学 |
饱和LiNO3溶液加入碱性添加剂对聚酰亚胺负极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
10:20~10:30 |
休息 |
||
10:30~10:45 |
夏永高 |
宁波材料所 |
锂离子电池高电压电解液研究进展 |
10:45~11:00 |
沈炎宾 |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储能电池的界面研究 |
11:00~11:15 |
李国然 |
南开大学 |
电解液添加剂改善高镍正极材料性能 |
11:15~11:30 |
马国强 |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 |
基于锂盐特性的高性能锂硫电池电解液 |
11:30~11:45 |
晏成林 |
苏州大学 |
高比能电池与先进原位表征技术 |
11:45~12:00 |
杨军 |
上海交通大学 |
用于硅负极及高容量硅-硫电池的双组分添加剂电解质研究 |
2019年8月17日下午13:30~14:50 |
|||
13:30~13:50 |
禹习谦 |
中科院物理所 |
先进电池失效分析 |
13:50~14:05 |
张彦琴 |
北京工业大学 |
锂离子电池储存性能退化分析 |
14:05~14:20 |
张勋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UUV大容量高可靠锂离子电池技术研究 |
14:20~14:35 |
钱涛 |
苏州大学 |
热响应固态锂金属电池 |
14:35~14:50 |
苏华能 |
江苏大学 |
高温聚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电极开发与性能研究能 |
2019年8月16日下午13:30~17:00 |
|||
报告时间 |
报告人 |
单位 |
报告题目 |
13:30~13:50 |
张新波 |
长春应化所 |
面向应用的高比能锂-空气(氧气/氮气)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 |
13:50~14:10 |
魏子栋 |
重庆大学 |
电解水制氢研究 |
14:10~14:25 |
俞红梅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
质子交换膜电解纯水制氢 |
14:25~14:40 |
王诚 |
清华大学 |
燃料电池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14:40~14:55 |
刘志祥 |
佛山(云浮)氢能产业与新材料发展研究院 |
燃料电池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
14:55~15:10 |
杨林 |
河南师范大学 |
仿生纳米结构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催化机理 |
15:10~15:25 |
李忠芳 |
山东理工大学 |
尖晶石类燃料电池阴极电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提升策略研究 |
15:25~15:35 |
休息 |
||
15:35~15:50 |
廖世军 |
华南理工大学 |
MOFs 衍生掺杂碳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 |
15:50~16:05 |
陈煜 |
陕西师范大学 |
界面效应增强纳米晶电催化性能 |
16:05~16:20 |
杨瑞枝 |
苏州大学 |
锂-空气电池缺陷型催化剂设计 |
16:20~16:35 |
王卫超 |
南开大学 |
配位场协同催化 |
16:35~16:50 |
易清风 |
湖南科技大学 |
中性锌-空气电池的阴极非贵金属催化剂 |
2019年8月17日上午8:30~12:00 |
|||
8:30~8:50 |
张华民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
液流电池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
8:50~9:10 |
彭章泉 |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
电化学质谱技术在锂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
9:10~9:25 |
戴兴建 |
清华大学 |
MW级先进飞轮储能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
9:25~9:40 |
杨颖 |
清华大学 |
静电纺丝技术及其在储能中的应用 |
09:40~10:00 |
|
亚控科技 |
锂电材料行业管控一体化软件MES系统介绍 |
10:00~10:20 |
|
|
待定 |
10:20~10:30 |
休息 |
||
10:30~10:50 |
邵志刚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
氢燃料电池技术最新进展与挑战 |
10:50~11:05 |
唐有根 |
中南大学 |
铝空气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
11:05~11:20 |
何平 |
南京大学 |
面向锂空气电池的金属锂界面电化学研究 |
11:20~11:35 |
胡万彪 |
云南大学 |
氧化物局域结构设计与光电性质 |
11:35~11:55 |
许骏蒙 |
欧波同 |
锂电池行业显微分析新技术 |
2019年8月17日下午13:30~14:45 |
|||
13:30~13:45 |
张亮 |
苏州大学 |
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在锂硫电池的应用 |
13:45~14:00 |
王建强 |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利用X射线吸收谱技术研究电解制氢材料的结构演变 |
14:00~14:15 |
代克化 |
东北大学 |
新型同步辐射技术定量分析电极充放电过程中阴阳离子氧化还原 |
14:15~14:30 |
刘啸嵩 |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同步辐射谱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
14:30~14:45 |
付玉彬 |
中国海洋大学 |
海泥电池电源在海底的长期应用研究 |
户名:中国电子学会
开户行:工行公主坟支行
账号:9558850200000514930
请在“汇款用途”栏内注明“33届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和参会人的名字。
产品展示:大会期间,在会场专设科研成果和产品展区,每个参展单位收费10000元。提供一个4平方米展位(2米×2米),包括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展位楣板统一制作。展位内部的宣传材料企业自行准备。热忱欢迎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积极宣传,展示科研成果和产品。
会刊广告:《第33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广告:封面12000元,封底10000元,封二8000元,封三6000元,彩色内页5000元。
大会赞助商:欢迎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赞助本次会议,大会提供背景板企业LOGO展示,论文集彩色插页广告,晚宴独家赞助等。有关赞助事宜,请联系会议组委会。
住宿安排:
鉴于本次会议规模较大,参会人数较多,主办方不直接提供酒店预定服务工作,主办方指定北京时代龙马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会议期间酒店住宿接待工作。该公司在苏州石湖金陵花园酒店附近预订了三家酒店。请参会代表将“第33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住宿接待表”传真或发送邮件至该公司。
联系方式:
参会报名请联系:(参会回执表见页面底端附件)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联系人:郁济敏,电子邮件:yujimin_ciaps@163.com
电话:022-23959533,13920991365
递交论文请联系:(摘要模版见页面底端附件)
曲群婷,电话:15862410137,电子邮件:sudaququnting@126.com
赞助及入会事宜请联系:
欢迎申请成为中国电子学会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分会会员。
联系人:程立文,电子邮件:chengliwen@ciaps.org.cn
电话:022-23959269,15922250061
住宿预订请联系:(住宿接待表见页面底端附件)
联系人:盛磊,电子邮件:shenglei@sdlm.cn
电话:021-64705398,手机:13611889837
有意参会的代表,请联系会务组索取:
第33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代表登记表
第33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住宿接待表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池专业委员会
2019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