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南洋科技锂电池隔膜进展低于预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8  来源: 鑫椤资讯  作者:鑫椤资讯
    南洋科技2010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主要从事电子薄膜领域的工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2012年收入预计4亿元左右。
    公司上市后利用募集资金拓展至太阳能电池背材膜、锂离子电池隔膜、光学隔膜等新兴领域。特别是近两年来,在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的投入超过2亿,但至今仍未形成收入。
    1.遭遇行业瓶颈 积极转型
    南洋科技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毛利率,并且和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铜峰电子、大东南和佛塑科技相比,公司的毛利率也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2012年以来聚丙烯电子薄膜新增产能超过5万吨,而实际需求量也就6~7万吨。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产品价格下跌幅度超过15%,毛利率从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下滑14个百分点,在此情形下,南洋科技的转型或成为必然。
     2.大举进入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
    受锂离子电池市场增长带动,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在快速增长。全球2009年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需求量达2.6亿平方米,2012年预计销售量可达5.47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25.5%。基于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的持续高增长,南洋科技顺势加大对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投入,特别是在2012年底,一举投入1501万欧元购入新生产线,使得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能力从1500万平方米扩大到10500万平方米。
     3.锂电池隔膜进展低于预期
    尽管南洋科技对锂离子电池隔膜投入巨大,但其发展还是低于预期。
    按照此前公司的预期,2010年投入的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2012年应该进入生产,并有1亿元收入,2000万元净利润。
    实际情况是,2012年8月份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开始试生产,产品送客户检测,可到目前为止一个大单都没有签,南洋科技的证券事务代表也坦言,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进展与原先预计的有所偏差,2012年贡献不了利润,但2013年有望产生效益。
    南洋科技在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发展受到诸多掣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难度大
    锂离子电池隔膜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资本”特点,项目周期长,投资风险大。
    南洋科技作为行业新进入者,技术上的攻坚会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主要是因为传统制备隔膜工艺的相关专利,基本被美国和日本少数国家垄断,我国在生产技术方面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国内企业在隔膜生产的关键材料、配方方面缺乏研究,往往是膜很容易做出来,但合格率低、一致性差,无法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2)打开市场需要时间
    全球大部分下游数码及动力电芯厂家都采用日韩、欧美的锂电池隔膜,他们在全球隔膜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厂商的隔膜产品多用于本土中低端锂离子电池。南洋科技作为新介入的生产厂家,在技术和价格都没有特别优势的情况下,客户积累需要较长的时间。
    3)研发投入不足
    公司近三年来的研发投入比一直维持在3%一线,以致专利取得仅有1项。在绝对额上公司去年的研发投入相比2009年增长71.86%,主要是因为公司开辟新的领域,特别是在锂电池隔膜和太阳能背材膜,今年又新介入了核孔膜以及光线膜,导致研发投入绝对额的提高。
    4)市场竞争加剧
    此前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因为较高的技术难度和上规模的投资门槛大大限制了国内厂家的介入,但近两年来随着锂电池市场的方兴未艾,美好的市场前景以及超过40%的毛利率吸引了各类产业资本的大举介入,目前国内已有近35家锂电池隔膜厂商,其中已经建成生产线的企业不到17家,其余半数以上的企业大多是这两年才匆匆上马的。
     锂电池隔膜行业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击鼓传花”了。我国2013年隔膜产能达6亿平方米,加上国外隔膜厂家扩产后的5亿平方米,远超出市场实际需求量。而南洋科技集中上马的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到至少要再两年后才能够投入正式生产,到时将面临着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
    总体上看,南洋科技在立足电容器薄膜基础上抓住市场契机大举介入锂电池隔膜市场有有一定的先见之明,但面临技术攻克,市场开发,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加剧等诸多问题。
    特别是前期1500万平方米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如果不能尽快投入正式生产的话,将大大丧失市场先机,对于后市的9000万平方米锂电池隔膜生产线也将形成一定的压力,届时将拖累公司的业绩。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