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市场杂谈 » 正文

纳米氧化镁添加到锂电池中的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28
       由纳米氧化镁制取的玻碳电极具有多种特点,例如对电池的稳定性好、导电性高、纯度高、电极内没有气体、表面再生较容易、氢与氧过电位小、价格便宜等。下面针对纳米氧化镁添加到锂电池中的制备过程做个简单介绍。

      首先,锂离子电池选择添加10-100g/L直径在0.05-10μm之间的TiO2、SiO2、Cr2O3、ZrO2、CeO2、Fe2O3、BaSO、SiC、MgO等不溶性固体微粒;将制成的材料作为锂离子具有充放电效率好、比容量高、循环性能稳定的特点。

      其次,锂电池正极材料,将纳米氧化镁作为导电掺杂剂,通过固相反应生成掺镁锂铁锰磷酸盐,并进一步制成纳米结构的正极材料,其实际放电容量达到240mAh/g。此新型正极材料具有高能、安全、低价的特性,适用于液体与胶体锂离子电池、中小型聚合物,特别是适合大功率的动力电池。

       然后,优化尖晶石锰酸锂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在以尖晶石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添加纳米氧化镁作为脱酸剂除酸,添加量为电解液重量的0.5-20%。通过对电解液进行除酸,使电解液中的游离酸HF的含量下降至20ppm以下,减轻HF对LiMn2O4的溶解作用,并提高LiMn2O4的容量与循环性能。

      最后,第一步,纳米氧化镁作为pH调节剂的碱溶液和一种作为络合剂的氨水溶液混合,并添加至含钴盐与镍盐的混合水溶液中,共沉淀Ni-CO复合氢氧化物。

第二步,在Ni-CO复合氢氧化物中添加氢氧化锂,并在280-420℃的条件下热处理混合物。

第三步,第二步生成的产物在650-750℃的环境中进行热处理,和共沉淀的时间有关,锂复合氧化物的平均粒径减小或是堆积密度因此而增加。当锂复合氧化物作为阳极活性材料使用的时候,可得到一种高电容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而氧化镁的实际添加量依具体的配方为准。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