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发改委:上海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已上报国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9  来源: 鑫椤资讯  作者:鑫椤资讯
    上海市发改委权威人士11月4日表示,目前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已经上报给国家发改委,正在审批过程中。至于何时能批复,还无时间表。
    该人士透露,在上海市的申报方案中,计划首批投放2万张上海车牌,该车牌专用于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文伟表示,目前的补贴政策是,乘用车方面,国家对纯电动汽车最高补贴为6万元每辆,而上海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按照2000元每千瓦时给予补贴,纯电动汽车最高补贴是4万元每辆。
    以此推算,预计中央和上海地方对荣威E50的补贴总和或将达到10万元左右,再加上一块免费车牌。
    此前,有业内人士估算,这款车除去补贴,售价可能在10万到15万元。
    “中国电动车曙光已显现”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荣威E50项目总监张东此前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汽集团(13.47,0.00,0.00%)把荣威E50定位于“都市精品纯电小车”,其目标消费群体是那些注重环保节能的政府部门及大型集团用户,以及注重环保及科技领先的一些私人消费群体。
    “特别是家庭已有一辆车(注重家庭出行的B级或C级车),需一辆能耗低精品小车作为日常代步之用(家庭第二辆车)。”张东表示。
    张东还透露,荣威E50真正立足于量产,目前该车已经在上海临港地区建立了总装线。
    不仅是上汽集团,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昨日在论坛上表示,他最近走访了北汽集团、海马汽车等车企,感觉到一个新的动向就是,企业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非常深入地研究到了产品产业化技术层面。
    按照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15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为了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昨日称,自2001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直接投入科研经费,支持电动汽车科技攻关,另外,还在材料、控制等领域进行支持,目前整个投入已经大大超过20亿元。
    余卓平认为,目前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大概是50辆左右,而未来千人保有量应该会达到或者超过300辆。现在美国是700辆,欧洲是600多辆,日本是接近600辆。如果参照发达国家的进程,中国汽车工业还要持续再发展15年。
    “但是因为能源和环保的限制,下一代汽车技术的走向将是动力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余卓平说。
    上海正系统设计推动政策
    在昨日的论坛上,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干频表示,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产业规划,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还很大。
    “首先是成本,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无论是造价,还是维护成本都非常高。第二,最重要的是整个产品的性能。虽然很多厂商号称有新能源汽车产品,但那都是样品。真正批量上去以后,各式各样的问题都会出来。所以汽车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都非常重要。”干频说。
    此外,干频认为,对中国而言,关键零部件的缺失也在阻碍产业的发展,比如电机里面的永磁铁需要从国外进口,此外还有很多核心部件都被国外公司垄断,需要进口。
    “因此,应该鼓励大型的骨干企业加入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当中来,包括加大零部件系统和材料的投入。如果中国做50万辆的新能源整车,需几家厂就足够了。但现在需要发展的是核心的零部件和材料,每个城市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而不是一拥而上都做整车。”干频说。
    干频昨日还称,未来中国需要扩大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处长裘文进昨日透露,上海正在研究制定整体政策,协调相关部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和应用。
    “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是系统工程,要完善和制订针对私人购买行为的政策措施。此外,安全问题很重要,所以不管是国家也好,地方层面也好,要加快出台安全维护的标准、规范。”裘文进说。
    此外,在基础设施方面,裘文进称,纯电动汽车如果没有充电桩跟上去的话,其实这个车买了也没有用。所以最理想的是小区停车的地方有一个桩,单位里停车的地方有一个桩。还有郊区的住户要换乘地铁,那里配上充电桩的话,对个人购买会有很大的便利。
    “但是整个政策是一个系统的设计,涉及到方方面面。上海也在研究制订当中,很多工作还在探索中。”裘文进说道。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