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提出,要把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一号工程”、建设“幸福宜春”的第一产业,通过打造完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最终实现“建设千亿工程,打造亚洲锂都”的目标。志在打造“亚洲锂都”的江西宜春,最近陷入了“泡沫工业”之争。
宜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下简称宜春开发区)招商局局长吴先锋表示,锂电中下游从技术到市场都欠成熟,宜春正在培育和推广。
近日,记者获悉,一家号称投资规模达70亿元的企业,与数家建筑公司签订了建设合同,但一年过去了至今仍未开工。
“70亿元项目”搁浅一年“青山能源计划投资70亿元,新建年产6万台电动力总成项目,新建年产30亿元AH动力锂电池项目,到2013年实现产值超过1000亿元。”2011年10月24日,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的主会场,宜春青山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山能源)董事长余伟达代表新开工项目单位发言时这样讲道。
然而,时至今日,近一年时间过去了,青山能源在宜春尚未破土动工。
吴先锋表示,青山能源这个项目仍然处于运作之中,没有实质性的开工,主要是因为股东合作、出资比例方面有些情况。“这个项目有实际投资,主要用在研发方面,但是具体数字不清楚。”
“如果从去年初青山能源进入宜春时开始计算,已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了。”江西雄基钢构建材有限公司的付卫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们与青山能源在去年3月中旬就签订了施工合同。
付卫国说,2011年1月,青山能源开了邀标会,在正式开标前,带着他们到施工现场观看。“(当时)现场几百辆推土机、铲车在对土地进行平整,我以为是他们公司自己在平整,就放心地参加邀标了。”
最终,付卫国中了一个四栋厂房总值6800万元的标的,并于当年3月18日交纳了400万元的履约保证金,签了施工合同。
“合同上是4月份要施工方进现场施工,我召集人,组建了项目部,搭建临时板房,拉起了电缆,直接投资60多万元。”付卫国表示,为了做好这个工程,他准备了一支200人的队伍。“我的队伍足足等了三个月,一直没有等到开工,等待中,每个月都要付20多万元的生活费给工人,又没有接到工程款,支持不下去了,只好解散了队伍。”
工程没有做,付卫国认为自己当初签订合同并交保证金,是被骗了,他多次向青山能源索要履约保证金,但都没有结果。付卫国称,当初到工地现场看到一派繁忙,“最后才发现,青山能源现在都没有购买一亩土地,当初平整都是政府的行为。”
这个说法得到了吴先锋的证实,他表示,政府确实为青山能源准备了一块800多亩的土地,并且在去年底举行过一次挂牌,但是青山能源没有摘牌,“为了支持这个项目,政府40天就推平了这块土地”。
对此,青山能源副总裁白云涛回应称,青山能源实际投资6000万元,“项目没有开工,主要是因为青山能源在宜春的项目前期技术研发要归零,要重新进行技术、规划方面的设计。”
记者了解到,另一家公司交了300万元履约保证金,也遭受了和付卫国一样的命运。
皮包公司优惠拿地作“倒爷”
宜春是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级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锂矿——钽泥矿。为打造“亚洲锂都”,宜春市在开发区拿出了20平方公里土地作为锂电产业的发展用地。
“目前进园的锂电企业有100多家,已开工的有数十家,投产的也有10多家。”吴先锋说,中下游企业进驻得慢一些,整体来说,推动起来比较吃力。
“还有不少企业从进园之初,就根本没有想过要进行研发生产。”宜春开发区一位已经入园的锂电企业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些企业享受了拿地的优惠,基本上是坐地等待涨价,再转手把地卖了,有些也会盖一些简单的厂房,到最后连地带厂房一起卖了。
对于这种情况,吴先锋表示,宜春开发区也有防范措施。比如说,平均每亩投资必须达到一定的金额,以及每亩带来的税收必须达到5万元等。
但上述锂电企业负责人对此表示,那些都是文字上的材料,事实上,真正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的少之又少,“园区内不少企业拿地两三年,只做了几间简易的厂房,根本没有开工,也未见政府将土地收回。”
“在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开发过程中,地市、县区为了提升GDP,大规模搞开发区,四处招商引资,而一些皮包公司,正是抓住了政府的这种心态,深入园区,跑马圈地。”卓创电力及能源行业研究员李凌认为,目前,锂电作为新兴行业,吸引了不少地方政府的青睐,在土地政策上给予优惠,一些企业就钻了这个空子,大赚一笔。
高端锂电成“纸上规划”?
国务院最近通过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中提出,到2015年,计划年产各类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50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销售新能源汽车仅为8159辆,未来动力汽车的发展,给动力汽车电池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材料为锂电动力电池,宜春有丰富的锂资源,为此,宜春提出要打造江西第四个“千亿产业”。
“宜春市去年本级财政收入只有10亿元,不要说做成千亿规模,哪怕是500亿元、300亿元,税收一下子也就上去了。”宜春市锂电新能源办公室易长福此前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锂电产业的发展之路,远比地方政府想象的艰难很多。自2009年以来,宜春市提出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 “千亿工程”的战略构想,并在宜春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全国第一个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经过三年的发展,进驻锂电企业生产规模仍然仅限于中低端的小电池,而动力电池及纯电动汽车等高端锂电的研发生产,仍然只是“纸上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