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中小锂电池厂商受阻业务转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01  来源: 鑫椤资讯  作者:鑫椤资讯
    国内锂离子电池市场受益于传统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高速增长, 一度经历了2003~2006年的爆发性增长。但由于资金、技术门槛比较低,进入该领域的企业越来越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中小企业之间甚至打起了价格战。
  而下游消费电子产品的售价越来越低,更进一步的压缩了锂电行业的毛利,到现在已不足10%。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行业确实存在洗牌的可能,一部分中小锂电池厂家和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死掉。
    “大家都以为锂电很赚钱,毛利很高,大大小小的资金纷纷涌入整个市场,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鹏辉”)销售总监黄赛先表示。
    毛利不足10%
    据黄赛先介绍,目前鹏辉还是以消费电子品为主要市场,也就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随着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售价越来越低,下游厂商为了控制成本,必然会冲击到相关的配件厂商,逐步压缩供应商的利润空间,锂电池自然首当其冲。
  更重要的是,“进入手机锂电池行业的门槛太低了,进入的厂家太多,价格竞争太厉害,利润变得非常稀薄。”深圳邦凯新能源国际营销总监李俊杰很无奈的说。
  黄赛先也表示,手机锂电池的资金和技术门槛都不是很高,使得人们很容易进入这个行业。而进入的这部分厂商以中小厂商为主,这就使得竞争变得激烈和无序,甚至打起了价格战,进一步摊薄本就已经变得很稀薄的利润。
  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通天下”)副总工程师吴超华表示,这个市场毛利下滑得很厉害,2003~2006年的时候毛利能做到20%以上,而现在一些致力于中高端客户、成本控制比较出色的厂家能做到10%,而很多中小型的厂家甚至连10%都不到。
    除此之外,受整体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锂电池厂家的产能利用率也非常低。据吴超华介绍,慧通天下日产能为45万只各类锂离子电池,分别为25万只方形铝壳电池、5万只圆柱形电池、5万只聚合物电池、10万只封装电池,而目前的日产量只有7~8万只,主要为手机用方形铝壳电池。产能利用率只有16%~18%左右,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所以我们现在正在积极的开拓新的市场,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也在进一步巩固和开发一些中高端客户。”
  吴超华口中的中高端客户指的主要是国产一线品牌厂商,比如中兴通讯、海尔、酷派等,这些品牌的手机目前在国内的售价维持在1000元左右,也是非常低的价格了。实际上,“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大客户上面,是因为这些大厂商信誉相对好一些,回款方面有足够的保证。”吴超华说。
  黄赛先表示,行业确实存在洗牌的可能,“有资金实力,技术研发实力,成本控制比价好的企业就能在通往有序的过程中存活下来。”他总结说。
  但他同时表示,锂电池的成本其实已经降到最低了,没办法再降了。所以一些中小厂商靠降低成本和打价格战的手段已经很难再有所作为,一部分企业很可能就此死掉。
    动力锂电池市场难插足
    新市场的开拓成为了传统锂电池生产企业的当务之急。
  目前,锂离子电池新的市场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二者对电池的容量和寿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其市场增长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二是主要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汽车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三是储能。
  黄赛先认为,应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锂电池,技术含量和技术门槛会相对高一点,竞争没有功能手机电视那么激烈,毛利相对也会高点。
  吴超华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锂离子电池的毛利能做到约15%。
  研究数据显示,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高速增长,预计2012年智能手机对锂电池的需求将增长50%,而平板电脑对锂电池需求也将呈数倍增长。
  但是现实情况是,中小锂电池厂家能否从智能数码产品高速发展过程中分享到利益还存有疑问。
  吴超华就表示,目前慧通天下应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锂电池出货量并不大,更多的还是在挖掘传统的功能手机市场。
  甚至于很多业内人士看好的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锂离子电池拥有更高的毛利这一点,在业界也有不同的声音。
  李俊杰认为,所谓的智能手机用锂离子电子依然存在门槛低、进入企业太多的问题,毛利其实跟功能手机相差不多,也只有约10%。
  而锂电池另外一个重点应用市场——动力电池,众多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观点就比较一致了,那就是“中小电池厂家做不了”。
  格瑞恩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长崔成伟表示,大家都承认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方向,但现阶段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就动力电池而言,还是需要国家来推动其发展。
  在动力电池领域,由于其技术、标准等更加的严格规范,中小企业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很难获得国家的扶持。
  即使一些企业尝试进入电动自行车领域,最后发现市场并不如预期的那么火。
  黄赛先说,电动自行车的市场其实并不是很大,主要还是铅酸电池受国家打压了一下,空出一些市场。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锂电自行车的产量仅为65万辆,仅占同期国内电动自行车总产量的2.1%。
  市场本身没有完全打开,对于电池厂商来说没办法量产,成本难以下降,对于一般的中小电池厂商来说就很难承受这个高企的成本。
  吴超华介绍,慧通天下在2011年的时候就接到了一家来自天津的电动自行车企业的订单,但是量不大,而且成本非常高,当时做了800~1000组,到现在都还有库存。
  一位匿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锂电池主要的供给厂家如星恒电源、精进能源、振龙电池、中投新能源等,其中只有精进能源有一定的盈利。
  而用于电动汽车和电动大巴的锂离子电池,现阶段中小企业就更难插足了。除了上述技术、资金的原因,国家政策主要针对和扶持的是国企和大型企业,基本上不会向中小电池厂家倾斜。
   上述业内人士坦言,现阶段只能是那些得到政府支持的企业才有获利的空间。
  据记者了解,目前电动汽车用锂电池的研发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整车厂选择与一些大型的电池企业合作进行开发,二是整车厂自己开发。
  “无论是哪种模式,似乎与中小电池厂家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吴超华表示,动力电池市场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一个守株待兔的市场,慧通天下在静待着下游应用市场真正的成长起来。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