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科学家剥离出超级电容器石墨烯复合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05  来源: MaterialsViews  作者:鑫椤资讯
    近年来,柔性、微型能源储存装置由于其柔韧和轻便等特点,在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皮肤和便携式智能手机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其中,柔性的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功率密度高、充放电快速、以及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成为了能源储存器件的研究重点。
 
    目前,全固态超级电容器主要包含两种结构:传统的三明治结构的固态超级电容器和平面结构的微型超级电容器。而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需要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较高的电导率和优异的电容性能。
 
    作为一种新型的过渡金属碳化物(一个过渡金属和一个第三或第四族的元素(如Al, Ge, Si等)以及碳或氮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Xene(如Ti3C2Tx)因其特有的二维层状结构、较高的导电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广泛地应用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电催化反应中。然而研究发现,MXene的尺寸(≈200 nm)相对较小,不利于构建高性能、柔性的大面积薄膜型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电极。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冯新亮教授,庄小东博士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牛利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以此为着眼点,合作制备了基于MXene和电化学剥离的石墨烯纳米复合物薄膜电极,并将其应用到传统的固态超级电容器和平面的微型超级电容器中。
 
    该复合膜具有两方面的优势:其一,电化学剥离的高质量的石墨烯层可以作为整个膜电极的机械支架,进一步的增强膜电极整体的柔性、稳定性和长程导电性;其二,MXene纳米片穿插在石墨烯片层之间,可以提供大量的层间距,有利于充放电过程中离子的快速嵌入和脱嵌。
 
    得到的膜电极在组装成传统对称柔性超级电容器后,在0.1 A cm-3的电流密度时,其体积电容高达216 F cm-3,同时在25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仍能保持85.2%。另外,通过掩膜版喷涂溶液相的MXene/电化学剥离石墨烯墨水制备的叉指状微型超级电容器,在5 mV s-1的循环伏安扫描速度下,其面积电容和体积电容分别高达3.26 mF cm-2和33 F cm-3,这些性能指标高于目前大部分同类文献所报道的数值。
 
    随后,对此微超级电容器进行弯折的柔性状态下进行循环测试,在2500次循环充放电之后,其电容性能依然可以保持82%。值得关注的是,在该工作中,我们利用自制的电化学剥离装置制备出的电剥离石墨烯具有高产率,高碳氧比和高分散性等特点。
 
    该工作通过电极结构的优化设计,利用简单的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这为制备低成本、高效率的柔性储能器件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