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正文

青岛全固态锂电池问世:通过深海测试 能量密度翻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2  来源: 青岛日报  作者:鑫椤资讯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召开的相关会议上获悉,该所新近研发成功的高能量密度、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刚刚通过了11000米全海深模拟压力仓循环压力测试,将来有望成为“蛟龙号”等全海深深潜器的理想能量动力。
 
  据了解,传统液态锂电池存在易漏液着火爆炸的安全隐患,而普通固态锂电池综合性能不能兼顾。依托青能所建设的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团队在陈立泉院士和崔光磊研究员的指导下,开发出一系列综合性能优异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解决了上述瓶颈问题。
 
  研究发现:该新型全固态电解质膜的电化学窗口可高达4.6V,电解质热稳定温度至少能达到200℃,当这种电解质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时,经过1000次的充放电长循环,仍保持92%的容量。即使当研究人员对这种固态电池进行切角和穿钉测试时,它仍然可以正常地进行充放电。
 
  这种具有高热尺寸稳定性、优异力学强度、宽电化学窗口和高室温离子电导率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成功研制,将使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可与各种形貌的电极材料做到无缝结合,有望大规模应用于电动车用锂动力电池的制造。据青能所科研人员介绍,这种固态电池即使在汽车发生碰撞挤压以及高温的极端条件下,也不会发生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而且,由于这项科研成果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两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有望提高到450公里以上,应用前景极其广阔。其卓越的耐压能力也将极大地推进电动汽车、航天器和深潜器的发展。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