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市场杂谈 » 正文

盐湖化工:青海千亿产业集群启航 锂电池链引关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0  来源: 柴达木日报
  巍巍远山,青青盐湖,白茫茫的盐晶遍地,蓝天下一望无际的盐湖在风力的作用下荡漾盐花。这是记者在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盐田看到的情景。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大小小43个盐湖,占据了1.6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这里是盐的世界。其中,察尔汗盐湖无疑是面积最大、储量最丰富的一个。据青海盐业专家估算,察尔汗盐湖潜在的开发价值至少在12万亿左右。
 
  因此,发展盐湖化工,是海西最大的优势。
 
  近年来,海西州以发展盐湖化工为核心,融合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金、新能源、新材料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的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循环经济跃上新台阶。
 
  当煤炭、有色行业步入“寒冬”,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却迎来暖意。今年头两个月,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释放产能,产值较去年同期增加11亿元,创企业发展新高,同时也为海西州经济运行在“十三五”开局实现“开门红”做出了贡献。
 
  无疑,盐湖的探索和实践,是柴达木循环经济盐湖化工发展的缩影。
 
  传统产业,独树一帜
 
  察尔汗盐湖拥有丰富的钾、镁、锂资源,探明氯化钾资源储量5亿多吨,氯化镁资源储量40多亿吨,氯化锂资源储量1000多万吨,均占全国首位,在世界上也具有重要影响力。同时,我国是农业大国、缺钾大国,为满足国家农业需钾战略的需要,青海优先发展了钾肥工业,到目前已经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型钾基地。
 
  也正是察尔汗盐湖的资源禀赋成就海西乃至青海省盐化工产业发展的机会和优势。
 
  海西州在“十三五”规划纲要里有两个关于“千亿元”目标的表述:打造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千亿元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格尔木工业园昆仑工业区、察尔汗工业区2个千亿元产业基地。同时还确定,到2020年,氯化钾开发总规模控制在1000万吨,硫酸钾生产控制在200万吨,其它钾盐生产达到200万吨,要进一步巩固国家大型钾肥、钾盐产品生产基地地位,加快发展药典级钾盐、硝酸钾、碳酸钾、高氯酸钾、硼酸钾、甲酸钾、过硫酸钾等精细化工产品。
 
  可见,发展盐湖化工,做强做优盐湖化工产业一直是海西发展的重点。而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目标——打造世界级镁、锂、钾产业基地。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王石军介绍说,打造世界级钾基地已经形成,我们掌握了国际领先的低品位固体钾矿转化技术、大面积深水盐田滩晒光卤石的长串走水技术、水采船湿法采收技术、光卤石反浮选冷结晶技术、浮选尾盐矿溶解转化热溶结晶法技术、离子交换法硝酸钾技术等,氯化钾产能也已达到了世界第四,硝酸钾、碳酸钾、氢氧化钾等系列产品产能处于世界前三名,同时拥有颗粒级、结晶级、粉状级各种物理形状,各品位系列,各产品系列的钾产品,打造世界级钾基地底气可以说很足。
 
  王石军说,一直以来,盐湖股份公司始终坚持“以钾为主、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2000年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公司加大科技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了解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盐湖股份公司开启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的步伐,建设了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盐湖化工产业集群,如今,园区内年产500万吨氯化钾、年产40万吨硝酸钾、年产50万吨氢氧化钾、年产7万吨碳酸钾,“钾”系列已经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旧”到“新”,一脉相承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很多“原”字头行业发展进入了“低谷”。而盐湖化工却向着更深层次迈进,由生产钾肥而出现的镁、锂资源渐渐凸显其重要价值。
 
  传统到新兴,盐化工产业开始了华丽变身。
 
  镁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金属工程材料,由于镁的特殊优越性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金属镁和镁基合金成为当今世界新材料的发展方向,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锂作为新能源、新材料,其用途不断被发现,锂电动汽车、锂能源、锂基材料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2015年来锂电池迅速发展,使得锂产业风生水起,价格节节攀高,锂成为未来“能源金属”。
 
  察尔汗盐湖拥有的氯化镁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也具备打造百万吨级金属镁的资源基础。王石军介绍说,目前盐湖股份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电解法金属镁工艺,单位产品碳排放量较传统的皮江法减少1/3,采用光镁结合后,碳排放量还将降低,对推进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变镁大国为镁强国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已经建成当前世界上最大的10万吨金属镁装置,为我国向百万吨金属镁“大国”奠定坚实基础。
 
  青海锂业专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锂消费大国,也是锂资源大国。察尔汗盐湖拥有氯化锂储量近1000万吨,经过30余年的研发、探索,逐步破解了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的吸附法技术,并建成1万吨碳酸锂产业化装置,积累了丰富生产经验和操作队伍,盐湖股份公司具有强大的锂产业资源基础、人才基础、技术基础、清洁能源基础,打造世界级锂产业基地势在必行。
 
  生态“镁锂钾园”如何做
 
  完善钾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拓展镁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钠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锂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硼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等一系列围绕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都在海西“十三五”规划中占有了重要席位。
 
  以创建创新型盐湖化工循环经济特色产业集群、推进盐湖化工产业演进升级为重点,加快延伸以钾、钠、镁、锂、硼资源开发为主导的精深加工产业链,积极开发下游精深加工、精细化工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副产品、废弃物,全面构建结构合理、优势突出、集约利用、链条完整的现代盐湖化工体系也成为了海西州“十三五”努力的方向。
 
  据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察尔汗盐湖已经形成基础设施、公用条件相对完善的工业园区,园区东南侧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基地,同时多条750KV、330KV输电线路进入园区,青藏铁路、柳格高速均从园区穿越,涩格输气管线直达园区。园区内年产500万吨氯化钾、年产40万吨硝酸钾、年产50万吨氢氧化钾、年产7万吨碳酸钾、年产1万吨碳酸锂、年产10万吨金属镁装置均已投产,已经形成“镁锂钾园”的雏形。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兴富说:“建设生态镁锂钾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关键。可以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矢志不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把创新抓在手里,凝心聚力建好生态镁锂钾园,才能全面实现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
 
  而在海西,有数字显示,到2015年,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年产100万吨氯化钾、中信国安30万吨硫酸钾、柴达木盐化20万吨硫酸钾等项目建成投产;博华锂业年产1000吨高纯氯化锂联产2500吨高纯硼酸、恒信融年产2000吨碳酸锂等中试项目建成;盐湖股份公司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基本建成;五矿一里坪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藏格钾肥40万吨氯化钾扩建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盐湖化工,一个千亿元产业集群的构建正在路上……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关键词: 盐湖 储锂 卤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