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不断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渐走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一种全新的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提供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人们为电池配备了电池管理系统,即BMS。BMS技术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整车的性能和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但国内的BMS生产现状却令人堪忧。
国内BMS企业纷杂,产品良莠不齐
BMS做为新能源汽车的附属产品,其发展历程不过短短十几年,但在这短短十几年里,国内的BMS生产企业迅猛发展,目前约有百余家企业。而这些企业大致分为四类:专业的BMS厂商、主机厂、电池厂商,以及综合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以前三类为主,主机厂生产的BMS装机量约占总量的28%,电池厂生产的BMS装机量份额约为12%,专业的BMS厂商约占据60%的份额。
电池中国网认为,国内的BMS企业之所有如此纷杂,主要是中国电动汽车刚刚兴起,整车厂对BMS产品认识不足,因此对生产企业要求过低,而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前景可观,利润巨大,由于市场效应,导致各种企业纷纷涌入BMS市场。
这些企业,大部分对电池和汽车理解不够深刻,设计的产品可能会存在不足,也就导致了国内BMS产品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大多不会进行相关标准的认证检测,不仅因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规范不甚严格,还因为国家补贴政策有明确的退坡时间节点,BMS企业要通过一系列检测认证不仅会增加费用支出,还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这样可能导致车企错过相应的补贴时间节点,所以整车企业很少要求BMS企业必须通过相应认证检测。
此外,还有个别企业采取非正常手段骗取国家补贴,自然不会重视BMS技术。这些都导致了国内BMS技术水平不高。
提高技术才是重中之重
全球在BMS技术研发上的起步时间大致相同,国内的BMS企业本有机会在国际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发展理念不同,导致国际上的BMS水平要高于国内。
目前国外盛行的BMS产品多采用主动式均衡功能设计,因此全球主流电动车的BMS多采用该模式。主动式均衡设计有“无损均衡、能量利用率高”等特点。对比国外,国内市面上多为被动式均衡设计或者不带均衡功能的设计,这些产品价格低、功能简单,但电池安全上存在隐患。近两年来社会上出现的新能源汽车“自燃”、“虚假续航”等问题,和不使用BMS技术或使用劣质的不成熟的BMS技术有着很大的关系。
BMS产品作为新兴的产品,其市场前景非常可观。市场规模方面,电动汽车BMS的市场将快速扩大,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元。
电池中国网认为:未来主动式均衡功能的BMS产品才是市场的主流。在展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技术的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基础,而稳定、高效、安全、可靠的产品就是技术的体现,所以,提高技术将成为BMS发展的重中之重。
专业从事BMS业务的公司在该领域具备优势,原因主要在于BMS领域最核心的SOC估算和电池均衡技术具备相当的技术难度,其他企业不易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前期BMS企业积累了大量运行方面的经验数据。整车企业有运行参数,这正是BMS企业所缺乏的,因此BMS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将是专业厂商与整车企业之间开展深度合作。未来,BMS与整车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将成更为电动汽车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两者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会使BMS公司在数据获取方面得到便利,使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并推动整车企业相关技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