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比能量、大容量锂硫二次电池及电池组”在北京通过了由科技成果鉴定。经第三方检测报告,35安时电池的比能量达到566瓦时/千克(25℃测量),39安时电池的比能量达到616瓦时/千克(50℃测量),1千瓦时锂硫电池组的比能量达到332瓦时/千克。这是迄今世界上比能量最高的锂硫电池和电池组。
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什么是锂硫电池?
锂硫电池是以硫元素作为电池正极,金属锂作为负极的一种锂电池。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由金属锂负极、单质硫正极构建的锂/硫电池体系的概念在理论上,锂与单质硫的完全反应可实现电子反应,硫电极的理论比容量高达1675mAh/g,而金属锂负极的理论容量也高达3860mAh/g。因此,以单质硫与金属锂构建的锂/硫二次电池体系的理论能量密度达2600Wh/kg。如果实际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能实现理论能量密度的20%,则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可达500Wh/kg。因此,锂/硫电池体系极具发展潜力,成为近年来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之一。
硫锂电池工作原理:
采用硫或者含硫化和物作为正极,锂或储锂材料作为负极,以硫-刘键的断裂/生成来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一类电池体系。
![%PQ0SR)5]OM7JFIYLI7ZNIE](https://www.ciaps.org.cn/skin/default/image/lazy.gif)
研究现状:
1.自2009年起,日本新能源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每年投入300亿日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的研发预算,目标是在2020年使硫锂电池的能源密度达到500Wh/kg。
2.美国能源部2011年投入500万美元资助锂硫电池的研究,目标能源密度达到500Wh/kg。
3.国际上投入研究硫锂电池的电池厂商,美国的Sion power、Polyplus、moltech、英国Oxis、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索尼株式会社、LG化学公司、三星SDI公司等。
总体来看,锂硫电池目前还处在研发阶段,离实用化还有一段距离,未来几年内可能都难以产业化。
优势与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