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新型电源 » 正文

破解废电池污染防治难题 河南豫光模式护航绿色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29  来源: 人民网-河南分网  作者:鑫椤资讯
  早春的愚公故里,天蓝、花香。近日,2016年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回收体系建设研讨会在河南济源召开。
 
  废电池污染,大家众所周知,可废电池怎样处理您知道吗?随着交通领域对铅的需求增加,据估算,2015年我国废铅酸电池的资源量超过500万吨。面对数字,我们该怎样应对?循环再利用,污染变资源。对于铅资源循环再生,目前我国的现状是什么,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新形势下,河南有哪些措施和办法?
 
  “十三五”期间 再生铅有望与原生铅形成平分秋色的格局
 
  2月16日,环保部发布关于征求《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意见》要求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和行业规范条件审核,鼓励铅蓄电池再生铅厂达到一级清洁生产水平。到2017年,废铅酸蓄电池再生过程的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铅的总回收率达到98%以上,重点区域铅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20%;到2020年,推动形成全国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减少铅污染物的排放量。
 
  一块废铅酸蓄电池95%的材质可以回收再利用,其中铅的回收率可高达98%。研讨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张希忠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理念到实践都更加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铅消费市场和最大的再生铅生产国,对再生铅资源的需求旺盛,而我国目前不允许废铅酸蓄电池进口。今后几年,将是我国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关键的时期。
 
  “从铅产业结构来看,最近两年铅产量持续下降,主要是原生铅产量下降,而再生铅产量占整个铅产量的比重从2011年的29.3%上升到2015年的40%,根据有关资料分析,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原生铅产量将平稳下降,而铅需求量会持续增长,再生铅持续产量增加,预计我国再生铅有望在‘十三五’期间与原生铅形成平分秋色的格局。”张希忠说。
 
  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再生资源身处“尴尬”
 
  虽说铅资源再生循环量呈不断上升的态势,而我国再生循环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目前国内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有三大主体:社会群体回收废铅酸蓄电池达到总量的85%及以上;再生铅生产企业,回收废铅酸蓄电池达到总量的8%;蓄电池分销商,回收废铅酸蓄电池达到总量的7%。
 
  “回收价格虚高,恶性竞争严重,导致规范再生铅企业生存困难。回收方法原始,基本没有人按照要求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酸液随意倾倒,运输无人监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废铅酸蓄电池流向无序,非法小冶炼泛滥:受利益驱使,回收商将废铅酸蓄电池大部分卖给了无任何环保设施投入的非法小冶炼企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新战对废电池回收乱象很是气愤。
 
  原因分析:回收乱象的根源在于利益的驱使和监管制度的缺失。重要的是监管环节的缺失引发的回收乱象无法根除,废铅酸蓄电池的上游蓄电池企业有准入,有规范,有监管;下游再生铅生产企业也有准入,有规范,有监管;而唯独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贮存环节游离在制度之外,无监管,无标准,无规范,处于无序经营状态,亟待加强监管,规范运行。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全国获得废旧铅酸蓄电池综合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34家,而非法再生铅生产点预计有数百家,远远超过前者。
 
  对于“遍地开花”的非法企业,李新战建议,严格落实危险废物收集许可制度,从源头控制不法商贩。铅资源必须要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产业链,规范再生铅厂—规范蓄电池厂—用户—回收商—规范再生铅厂。
 
  除产能过剩、回收渠道混乱、非法生产点泛滥影响再生铅发展的主要问题外,江苏新春兴企业的负责人研讨会上向工信部节能司雷文处长和环保部《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制定负责人、中国环境科学院王红梅说出了再生资源企业的面临的困境,“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退税比例从50%下调至30%,很多企业大幅减产甚至停产,加之再生铅企业生产成本偏高,我们都在死撑着。”话题一抛,顿时引起在场企业共鸣。
  
  互联网+豫光模式 豫光在转型升级中破蛹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8%,人均耕地仅0.8亩。要发展又要保耕地。新世纪,当地提出了“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工业发展思路,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众多上山企业中的一名。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该企业早在2002年就已开始发展再生铅产业,为资源再生探索出一条特有的本土模式。据介绍,该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豫光炼铅法”,铅回收率可达98.5%以上,硫可以有效回收生产硫酸或液体二氧化硫,塑料分选后改性制粒。
 
  面对挑战,迎接机遇。“从2000年至今的16年间,豫光在探索废电池回收利用、环境保护、回收体系建设等领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国内首创了‘废旧铅酸蓄电池自动分离-底吹熔炼再生铅’生产工艺,开创了再生铅和原生铅相结合的新模式,使铅工业步入‘生产—消费—再生’的循环发展之路。”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安国介绍道。
 
  在多年的蓝图规划和国内外回收体系的调研中,豫光金铅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终于在2015年形成了具有豫光特色的回收体系新模式——“豫光模式”。
 
  变废为宝,为绿色发展护航。“目前,豫光正在规划投资9.08亿元,着手建设全国性的规范回收网络体系。通过16年的发展,豫光已形成年处理54万吨废旧蓄电池的产能,已成为世界上废旧蓄电池处理能力最大的企业。”杨安国说, 以现有的生产系统为载体,在回收半径范围内规划在河南、山西、陕西、四川、江西、福建等6省,以地级市为切入点,建设67个标准化的回收站点,年回收量72万吨。
 
  “豫光模式”率先在国内形成一个覆盖范围广、体系运行规范的全国性区域回收网络体系,填补国内没有一家全国性回收体系的空白,为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引领方向,指明道路。
 
  河南豫光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国废旧金属再生利用领域试点企业、首批清洁生产化示范企业和首批河南省城市矿产示范试点单位。2014年6月,工信部发布公告确认豫光成为我国第一批符合《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的两家企业之一。
 
  未来的济源天会更蓝、花会更香。承载着“绿色发展”理念的豫光将会在再生资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关键词: 新能源 电池 回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