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一则传阅度极高的消息引发锂电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中韩两国已经颁布法规、建立系统,防止对方进入自己的市场。中国禁止中国企业使用韩国的电池,韩国拒绝向中国电动汽车商提供补贴。”
经查询,此消息或来源于凤凰网的《比亚迪电动汽车进入韩国市场无法获补贴》一文。
该文还写道:“最近,中国政府发布新规,如果电动汽车安装的是基于NCM(镍镉锰)材料的锂电池将无法获得补贴,LG化学和三星SDI的电池产品主要就是用NCM制造的。对于韩国电池企业来说,新规无异于晴天霹雳,它们已经在中国建立了锂电池生产线,而且还打算扩张业务。”
而这似乎让中国电动汽车商在韩国遭遇“报复”,比如“比亚迪的电动汽车不符合韩国政府的评估标准,无法获得电动汽车补贴。如果监管规定不放松,比亚迪电动汽车要进入韩国市场是很困难的。”
韩国政府方面给出的理由则是由于比亚迪e6 400完全充满电需要13个小时,不符合其在空载充电基础设施(7千瓦)上充满电不到10小时的要求而无法享受补贴,同时在售后服务方面无法跟进。不只e6 400是这样,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的充电时间也超过了10小时,所以它们都无法获得韩国政府的补贴。
针对此报道,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皮涛表示,以充电时间长短作为是否能够享受补贴为标准确实比较怪异,而且比亚迪以电池起家,在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上没有什么困难。
【事实上,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已销售至全球五大洲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城市。目前,已经和韩国KCC汽车集团达成合作,完成了了e6 400的认证工作。K9的认证工作直接由比亚迪总部执行。同时,比亚迪也和韩国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展开了合作,在韩国完成了充电基础设施的适应性测试,韩国政府正在对比亚迪的申请进行审批。】
新乡市中科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刘旭光也表示,三星SDI和LG化学方面对其求证信息表示,文章中关于中国禁止中国企业使用韩国电池等报道并不属实,其在中国的动力电池工厂仍然在接受中国企业的订单。
所以,上述消息的用词用语是不严谨的,甚至是武断的。只不过,这也并非空穴来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可能和此前工信部暂停采用三元锂电池的客车进入申请目录的决定有关。
工信部表示,目前仅是暂停采用三元锂电池的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下一步还需看调查结果,这不代表完全停掉这一项目。同时,采用三元锂电池的乘用车、物流车等车型并不受此影响。
虽然仅是暂缓,但在国内外都引发了“巨震”。不少报道称,这给国内快速发展的三元锂电池行业浇了一盆冷水,同时也给准备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大干一场的三星SDI和LG化学这两家韩国电池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朝鲜日报记者韩东熙撰写文章写道,中国政府1月宣布将电动巴士电池补贴对象品种限定为主要由中国企业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而韩国三星SDI和LG化学等电池企业生产的镍钴锰(NCM)电池则被排除在补贴对象品种之外。
因此,2015年10月在中国的大型动力电池工厂已竣工量产的LG化学和三星SDI陷入紧急状态。中国政府的此举是为保护本国电池企业而对韩国电池企业设置非关税壁垒。
据调查发现,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禁止中国企业使用韩国电池既不现实也不符合逻辑,但却对使用进口动力电池不享受国家补贴表示支持。
山东恒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总裁陈光森博士表示,取消电动汽车使用进口电池享受补贴比较合理,有利于推动本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比亚迪电动汽车在国外没有补贴本身也合理,正如特斯拉在中国无法享受补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