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核磁共振技术检测锂电池内部结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05  来源: 鑫椤资讯  作者:鑫椤资讯
    美国纽约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核磁共振成像(MRI)方法的锂电池内部检测技术,可为电池内部运作提供诊断服务,提高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学》上。
  锂电池充电时,锂纤维会附着在锂电池内部的碳电极上,会导致电池短路、过热着火,甚至爆炸。研究人员可利用该方法扫描分析锂电池内部的化学成分,消除隐患。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属于非侵入性技术,可以提供电池内部的微观结构,可视化电极表面上的微小变化。电解质和电极表面都可以使用这种可视化技术,提供了全面了解电池性能的变化进程。研究人员将进一步研究高清晰成像、成像时间更短的技术和方法,最终使电池更轻、更安全、更灵活。
  该方法还可用于研究材料表面的不规则行为和裂缝,还可评估其他电化学设备,如燃料电池。该研究得到了美国能源部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