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中国宝安屡教不改 贝特瑞分拆上市恐受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13  来源: 鑫椤资讯  作者:鑫椤资讯
    中国宝安因涉嫌信披违规遭证监会立案稽查的消息一经披露,市场即刻将焦点锁定在中国宝安最近一年多来公开信息中曝光率最高的一项新兴物质石墨烯以及相关子公司贝特瑞的身上。
  记者在第一时间探访了贝特瑞。这是一家神秘的企业,工厂四周有三四米宽的水沟相隔,封锁得很严密,其对外界的警觉程度用“十分敏感”形容也不为过。
  “可以初步确定,本次调查将与贝特瑞石墨矿信息披露问题密切有关,该公司将成为调查的重点方向。可以肯定的是,贝特瑞分拆上市的事将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因为这次调查而暂时搁浅。”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对此,当初为中国宝安“石墨烯”概念大肆鼓噪的一些券商研究员们,如今却三缄其口。
  中国宝安违规的真相,随着证监会稽查的一步步深入,终将大白于天下。在等待真相的过程中,回顾中国宝安“石墨烯”概念炒作历程,期间各利益方的种种表现颇令人玩味。
   或“祸及”贝特瑞上市
  曾几何时,中国宝安是一家被光环笼罩的公司,曾经开创了多个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第一张可转换债券;首次通过证券二级市场收购另一家上市公司上海延中实业;分拆马应龙(600993,股吧)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境内首个分拆企业上市的上市公司;成功策划鄂武商成为深交所第一家异地上市公司……
  然而,时至2012年2月28日,中国宝安却与一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扯上了关系,其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
  “所谓玩火自焚!这个词用在中国宝安身上恐怕再合适不过了。”在获悉中国宝安被立案稽查之后,一位证券业资深人士如是表示。
  尽管中国宝安在相关公告中并未对稽查原因等细节予以披露,但熟悉中国宝安的投资者即刻将焦点锁定在其最近一年多来公开信息中曝光率最高的一项新兴物质——石墨烯以及相关子公司贝特瑞的身上。
  “虽说目前来看,中国宝安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尚难定论,但至少可以初步确定,本次调查将与其子公司贝特瑞石墨矿信息披露问题密切有关,该公司将成为调查的重点方向。”有业内人士分析强调,“可以肯定的是,贝特瑞分拆上市的事将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因为这次调查而暂时搁浅。”
  作为中国宝安石墨烯项目的实施主体,贝特瑞近年来曝光率陡增。那么,贝特瑞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呢?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前往公司所在地一探究竟。
  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西田社区,龙大高速必经之地,贝特瑞的招牌远远可见。不过,就像石墨烯技术对于众多投资者而言显得神秘一般,贝特瑞对于外界而言同样也十分神秘。从地理位置来看,公司仅有的一个大门位于高速公路底下的桥洞附近,工厂四周有三四米宽的水沟相隔,封锁得十分严密。
  当记者在不同时段以应聘者、记者以及投资者等不同身份尝试进入厂区时,均遭到公司工作人员的严格盘查并被拒绝入内。该工作人员称,必须有内部人士实名接待,并出门迎接才能够进入。
  一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正值被调查的当口,无疑会对任何试图进入厂区的外来人员十分敏感;而且,此前曾有媒体“混”入过贝特瑞进行采访,公司对此大为恼火,此后为了防范类似事情再次发生,要求严格盘查所有进入厂区的人员。
  无论是为了规范管理,还是如上述人士所称出于对媒体或者其他匿名调研者的“防范”,这家公司如此敏感甚至对外界接触排斥的表现,似乎显得有些异常。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当记者与贝特瑞的基层工作人员“闲聊”时,该工作人员称:“公司已经上市了,目前是一家上市公司。”显然,贝特瑞上市的信息已经传递到了公司的每一个级层。
  的确,中国宝安目前正在筹划分拆贝特瑞上市,但此次围绕着中国宝安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遭证监会调查,种种迹象显示,贝特瑞恐难独善其身。
  中国宝安早在2011年5月5日便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贝特瑞已启动创业板上市的准备工作。当时,公司表示,鉴于分拆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相关政策尚不明朗,贝特瑞能否顺利IPO尚存变数。由此,该公告的表述非常简短——贝特瑞已启动准备工作,将向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国家环保部等监管部门申报相关材料。
  从贝特瑞递交的上市环保核查申请来看,贝特瑞提及的募投资金项目分别为“扩建年产3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以及“新建年产5000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项目”,其中并没提及石墨烯项目。
  事实上,从证监会披露的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来看,截至目前,名单中尚未见到“贝特瑞”的身影。而据官方资料显示,同期进行环保核查的企业中,已经有部分企业在上市进程上取得较大进展,如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处于“落实反馈意见”阶段。
  监管层“关照”逐级提高
  回溯梳理中国宝安围绕“石墨烯”发布的历次公告,其前后表述着实十分凌乱。而公司股价紧随着公告刊发而上蹿下跳的表现,更是显得扑朔迷离。在此过程中,监管层对中国宝安的关注程度也逐级提高。
  早在2010年年底,在石墨烯实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当口,中国宝安便应声宣布公司在石墨烯上亦有所涉猎。2011年1月20日,中国宝安公告称,“自2008年起,子公司贝特瑞公司在原有石墨技术的基础上,开始了石墨烯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关。目前已完成石墨烯制备工艺的小试,正在进行中试。”
  伴随着这则公告的则是中国宝安股价此后的一路上涨。2011年1月20日公告当日,中国宝安股价一度涨停。随后短短一个多月,更是踏上了暴涨之路,股价从15元附近最高飙升至25元,涨幅高达66%。
   而就在投资者对中国宝安石墨烯“中试”结果翘首企盼的时候,2011年3月15日,中国宝安却出乎市场意料地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称公司设立的黑龙江宝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目前没有矿产资源”、“鹤岗和鸡西公司的该探矿权具体位置尚未明确,面积也未知,且公司无法确定能否取得探矿权,也无法确定取得探矿权后能否探出矿”、“公司在其他地区寻找石墨矿资源目前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这意味着,中国宝安是否确实拥有市场正爆炒的石墨烯矿产资源,实际上还存在一个大大的问号。
  记者在鹤岗市政府网站上看见,在《2011年鹤岗市重点推进产业项目(与省签状的20个产业项目)》中,中国宝安新能源石墨深加工项目赫然在目,其2011年工作推进目标是完成土建、部分设备安装。就该项目探矿权的进展情况,记者采访了鹤岗市国土局,但该局的电话始终没人接听。记者浏览该局网站,在《2011探矿权审批信息》以及《采矿权、探矿权出让信息》中,没有发现中国宝安的相关信息。
  尽管鸡西贝特瑞石墨产业园有限公司石墨深加工项目目前进展较顺利,但其石墨原料的落实依然没有新的进展。据鸡西市政府网站披露,鸡西贝特瑞石墨产业园有限公司石墨深加工项目是黑龙江省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设计年产11.2万吨石墨制品。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税金2.2亿元。项目分三期工程建设,建设期限为2010年至2013年。其中,一期工程于2010年8月至12月建设完成,累计完成投资3300万元;二期工程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粉碎车间、光谱纯石墨车间、高纯石墨车间、负极材料车间及年产5000吨光普纯石墨、5000吨球形石墨和5000吨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三期工程计划投资7.42亿元,建设碳纤维车间、核纯石墨车间、可膨胀石墨车间。去年1-11月已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建设完成年产5000吨高纯石墨和5000吨省内第一条锂电负极材料生产线。
  事实上,深交所和深圳证监局对于中国宝安在信息披露上的“乱象”早有觉察。2011年6月,深交所对中国宝安下发了《关于对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处分的决定》,证监会深圳监管局也下发《关于对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监管意见》。
  深交所认为,“中国宝安在是否拥有石墨矿的问题上的表述和贝特瑞网站上的表述不一致。中国宝安没有对子公司贝特瑞对外披露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严格审查,造成公司股价异动,市场影响恶劣”。
  深圳证监局也称中国宝安存在“对子公司网站刊登信息把关不严、接待投资者调研工作不规范、未及时关注媒体对公司的报道”等诸多问题,并对中国宝安公司、营运总裁贺德华以及董秘娄兵给予通报批评处分。
  但是,此后的2011年11月8日,中国宝安又对石墨烯项目开发进展进行了公告。公告称,2010年12月,在小试的基础上开始设计和筹建石墨烯中试线;2011年7月,石墨烯中试线开始进行调试和试运行;2011年10月30日开始,石墨烯中试线进行正式生产,达到产量日均1公斤目标。公司股价当天应声涨停。
  显然,中国宝安对深交所和深圳证监局的监管和处分并未当一回事,于是惊动了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亲自出马”,从而将针对中国宝安的调查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深圳证监局发文批评之后,稽查总队又再次出马,中国证监会对该公司的重视程度、调查力度之大超出想象。一般而言,在证监会立案稽查之前,一定是先进行过摸底探查,在掌握一定情况之后才会下达通知书。这也说明中国宝安面临的问题恐怕不小。”一位熟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惩戒流程的深圳资本市场资深人士直言。
  中国宝安“偷换”石墨烯概念?
  从目前所能获悉的公开资料来看,几乎可以肯定,中国宝安的轮番被调查与石墨烯不无关联。那么,究竟何为石墨烯?这个东西究竟有多大魔力?中国宝安针对石墨烯的研发进展究竟如何?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石墨烯不仅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还非常牢固坚硬;作为单质,它在室温下传递电子的速度比已知导体都快。石墨烯的问世引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
  2004年,石墨烯首先出现在实验室中。当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方法,能得到越来越薄的石墨薄片,并最终获得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这就是石墨烯。此后,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层出不穷,经过5年的发展,人们发现,将石墨烯带入工业化生产领域已为时不远。曼彻斯特大学的这两位科学家也因此在2010年凭着当初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不难看出,石墨烯的出现对于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也就在2010年,遥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中国宝安应声宣布在石墨烯上亦有所涉猎,而石墨烯项目的实施主体便是贝特瑞。贝特瑞公司网站资料显示,贝特瑞专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旗下有多家全资或控股公司,拥有7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并申报国际专利。尽管贝特瑞产品中主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球形石墨等,但此前其在公众眼中尚是一家致力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纳米材料研发和生产销售的新能源公司。
   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石墨烯技术,突然在深圳一家公司得到应用突破,市场追捧的热烈程度不难想象。
  2011年11月8日,中国宝安对石墨烯项目开发进展进行了进一步公告。公告称,2010年12月,在小试的基础上开始设计和筹建石墨烯中试线;2011年7月,石墨烯中试线开始进行调试和试运行;2011年10月30日开始,石墨烯中试线进行正式生产,达到产量日均1公斤目标。
  表面看来,中国宝安的石墨烯开发进展得十分顺利。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当时,有媒体对此进行了质疑,更有专家表示中国宝安贝特瑞旗下石墨烯产品“严格来说不叫石墨烯,而叫纳米石墨”。
  随后的第三天,即11月11日,中国宝安就市场质疑发布澄清公告。但颇具玩味的是,此前8日公告中所述的“日产1公斤石墨烯”此时却演变成“目前贝特瑞公司中试生产出来的石墨烯产品为单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混合物”。
  有熟知石墨烯的材料学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石墨烯是指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单层石墨,其他层数的石墨材料都不能叫石墨烯,而仅为石墨烯混合物。石墨烯和石墨烯混合物之间,无论从价格还是属性来讲都存在巨大差异。贝特瑞公司生产的各种石墨以及石墨混合物,与石墨烯完全是两个概念,无论从产品还是工艺上来看,有着天壤之别。
  在上海市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吴立骏律师看来,中国宝安“玩文字游戏”或许正是此次被调查的真正原因。他认为,此前关于公司是否存在石墨矿前后矛盾的表述已经受到深交所和深圳证监局的批评。此次,证监会的调查重点或将放在公司是否真正达到如公司所述的“日产1公斤石墨烯”上。
  吴立骏质疑,中国宝安公告称“中试取得重大进展,石墨烯日产量已稳定在1公斤以上”,其中仅指石墨烯,没有说混合物的问题,但后续公告却又改口“公司产品为石墨烯以及石墨烯混合物”。为何11月8日中国宝安中试公告中不直接说明1公斤产量中含有石墨烯混合物?为何11月11日不在澄清公告中说明石墨烯混合物所占比例?为何不及时提示投资者石墨烯与多层石墨烯在价格上存在巨大差别?吴立骏直指“这是典型的混淆概念、偷梁换柱”。
  就市场对贝特瑞旗下石墨烯产品属性的疑问,中国宝安显然不愿多谈,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纠结于石墨烯的定义是单层还是多层实在没必要。怎样与电池材料相结合,缩短电池充电速度以及何时能产业化才是关键。”
   对此,有券商研究员表示,就国内市场而言,石墨烯真正用在生产当中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截至目前,包括贝特瑞在内,国内的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基本处在科研实验阶段,尚未形成规模生产的能力。
  券商扮演“推波助澜”角色?
  在整个“石墨烯”概念炒作的过程中,众多发布关于中国宝安石墨烯研报的券商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有多个研究报告曾明确指出,中国宝安拥有石墨矿。
  2010年9月6日,湘财证券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宝安:房地产和新能源的价值明显低估》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中国宝安的石墨矿资源如此介绍:“2008年公司合资成立黑龙江宝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目前股权占比90%,此公司可为贝特瑞提供近2.68亿吨储量、适合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优质石墨矿产资源。”
  无独有偶。平安证券于2010年11月5日发布了《中国宝安:坐拥负极龙头,新能源业务风生水起》一文。该文在“平安观点”的概要中明确称:“宝安还拥有丰富的石墨资源,其鸡西石墨产业拥有石墨储量约1亿吨。”
  2011年2月17日,平安证券再次发布《新能源业务助公司迎来第二春》一文。文中提到,“近年中国宝安尤其注重对新能源上游资源的拓展,贝特瑞拓展上游打造鸡西石墨产业园,该矿品位很高,满足贝特瑞自用绰绰有余。”
   在一篇篇券商研究报告的密集“轰炸”下,中国宝安股价也一路上涨。但就在投资者对中国宝安石墨烯概念充满期待的时候,2011年3月15日的一则澄清公告却对中国宝安拥有的石墨矿几乎给予了“全盘否认”,与众多研究报告中所述的上亿吨储量大相径庭。
  中国宝安在这则澄清公告中针对旗下多家公司明确表示,“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目前没有矿产资源”、“探矿权具体位置尚未明确,面积也未知,且公司无法确定能否取得探矿权,也无法确定取得探矿权后能否探出矿”、“公司在其他地区寻找石墨矿资源目前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湘财证券针对市场质疑曾通过媒体发布公开声明称,“公司关于中国宝安研究报告中的以上论述,其信息来源均来自于中国宝安及其子公司公开发布的信息。”且有不愿具名的券商内部人士更是直言,“研究报告所述内容千真万确出自宝安高层之口。”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中国宝安确实曾经在多个场合公开向外界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公司拥有大量石墨矿”。
  此外,还有一个铁的事实是,有细心投资者发现,券商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2.6亿吨石墨矿储量的说法,曾出现在中国宝安子公司贝特瑞的官网上(目前该网页已被技术处理,不能打开)。此前的截图显示,在该网页上明确表示:“贝特瑞拥有近2.68亿吨储量、适合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优质石墨矿产资源,可以确保原料供给稳定、持续。”此外,还配有一张图片。
      一方面是中国宝安的否认公告,一方面是众多券商言之凿凿的研究报告,其结论却是大相径庭。在上市公司和券商之间,究竟是谁在说谎?这恐怕也将是本次证监会立案稽查的重点之一。
 
关于我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55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隔膜分会等十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