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三星和LG未进入目录 盈利情况已受影响
日期:2016-07-19 10:00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近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四批)正式公布。值得注意的是,已在我国投资建厂的三星SDI、LG化学等外资巨头依旧无缘名单。
  根据2016年3月份工信部正式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新能源车型推广目录需与这一条件捆绑,即采用没有进入目录的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今年5月1日开始,将不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从而无法获得补贴。
  相关报道显示,因三星SDI未能进入目录,影响补贴,江淮iEV6S的生产已放缓。据悉,江淮内部正在对国轩高科电池的匹配进行测试。
  业内普遍看法认为,三星和LG未进入目录,主要是未通过“TS16949认证”,TS16949中有个条件是“必须具备有至少连续12个月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记录”,而三星SDI和LG去年10月才相继在中国建厂投产电池,因此无法通过第四批目录的认证条件。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三星和LG未通过认证的深层次原因是相关政策要扶持发展本土电池企业,因此政策必定会向本土企业倾斜。
  三星SDI近日公布的2016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三星动力电池亏损达1000亿韩元(约合5.8亿元人民币),与2015年第4季度亏损950亿韩元相比,亏损额进一步扩大。去年,三星动力电池共亏损3500亿韩元。
  不只是三星,LG动力电池的盈利情况同样并不乐观。根据韩国证券公司的分析数据显示,去年,LG电池业务共实现营收3.15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10亿韩元,盈利率仅为万分之三。
  不管从政策还是盈利角度来看,LG和三星等外资电池巨头当下都面临着不小挑战。如果依旧不能进入第五批目录,那么接下来很多车企,至少自主品牌企业会更青睐选择本土电池产品。
关于网站  |  手机版  |  电脑版
(c)2008-2022 CIAPS(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津ICP备15000287号-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