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青海立足千亿锂电产业 扩大高原电芯集成储能新规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21
       近年来,青海省新能源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加快规划引领,强化技术创新,围绕打造千亿元的锂电产业基地,全力促进锂电产业保持快速发展。
 
  由于锂电池具有高储存能量密度、使用寿命长、高功率承受力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得到了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在青海绿草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电芯车间,一条条电芯生产线正在平稳、有序地运行当中。一颗颗电芯通过搅拌、涂布、真空干燥等一些列复杂工序被生产出来并通过组装变身成为智能锂电池模块、车载式锂电池启动电源、手提便携式锂电池电源等一些列产品。据了解,这条生产线每天能够生产3万只电芯,年产达到约2700万只。
 
  青海绿草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集成事业部总监赵建元介绍:“我们的产品目前已经在储能和动力两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节能、交通、环保、旅游、国防建设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小到路灯电池,大到光伏储能电站,从电动自行车到电动汽车多个领域都有涉及。”
 
  为解决锂电池低温、高海拔储能、充电差的瓶颈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青海绿草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研发出稀土镁基锂离子低温电芯发明专利技术,所生产出的产品具备在高海拔、高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条件,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玉珠峰、三江源头、鄂陵湖等高海拔地区。
 
  青海绿草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郝金权介绍:“我们的电池在低温特性上,在同行业中有个非常良好的特性。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43℃,在低温的情况下可以正常使用。我们目前那个低温锂离子电池在技术上的突破给我们在高寒低温地区的锂网储能上解决了目前存在的重大技术瓶颈,可以让我们的储能在高寒低温地区连续24小时不停地供电。”
 
  为实现可持续、低碳化、绿色化的发展模式,走出新型化工业道路。青海绿草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入4000万,建立青海省首家锂电池系统集成全自动化产线,生产线将应用于锂电池模组生产。项目投入后,产品日吞吐量将达到40万颗电芯,效率将同比提高近十倍。
 
  郝金权介绍:“我们新的自动化产线经过紧张的调试,大概在三个月之后可以正常投入运营。新的自动化产线投入运营之后,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将产品的大批量的一致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青海省锂资源居全世界储量第一,已探明的锂资源保有量占全球储量的30%以上,占全国储量的70%以上,所以青海省在发展锂电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未来,企业将以“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为原则,立足打造千亿锂电产业为平台,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加快电芯集成储能发展规模。有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青海绿草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珑表示:”加快电芯集成储能发展的规模,转化增长动力。尤其是结合青海省的高海拔、高寒的气候条件,在国防、交通、环保,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