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市场杂谈 » 正文

我国锂电产业链将从数量时代进入质量时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04  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作者:鑫椤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给锂电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的机遇下,锂电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6家上市电池及电池材料企业的财报状况来看,锂电企业的增速,也的确令人瞠目。由此可以判断,锂电产业链已经开始从数量时代向质量时代进化。
 
    在新能源车发展上 政策持续热推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其中明确大力推动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在内的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明确继续支持电动汽车,推广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提出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目标指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
 
    2015年9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包括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取消等。为降低购买成本和提升消费信心,各地创新性地推出了不同于传统汽车的商业模式、适合本地发展需求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如车电分离、融资租赁、充维结合的“深圳模式”等,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新能源乘用车与燃油车在经济性和实用性方面的差距,从需求端发力刺激新能源汽车销量。
 
    201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是国家重点关注方向,在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确定国家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并要求相关城市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新车总量比例提高到50%,进一步确保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保持高速发展,大部分机构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依旧保持乐观态度。
 
    政策的持续热推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断升温。2016年1月19日,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及销量分别达到34万辆和33万辆,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34%和343%。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而电池材料是决定动力电池安全、性能、寿命、成本的关键,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为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原料供应商带来难得的市场机遇。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1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产量达到100.75GWH,同比增加39%,中国锂离子电池为47.13GWH,占全球的46.78%。2015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量合计接近18万吨,较2014年度增长逾七成。笔者以为,经历了近几年来锂电产业链上的正极材料及动力锂电池行业突飞猛进的产能扩充后,2016年开始,我国锂电产业链将从数量时代进入质量时代。
 
关于我们: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上千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隔膜分会和电池回收再利用分会等十一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关键词: 新能源 电池 产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