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锂电池电解液发展之道 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10  来源: 鑫椤资讯  作者:鑫椤资讯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生产出现了一哄而上的倾向。日前,在苏州召开的中国锂电池电解液研讨会上,专家陈言,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力争在产品性能、安全性和生产成本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制造高等级的六氟磷酸锂材料以替代进口,满足手机、平板电脑对大容量、小体积电池市场的需求,才能使我国锂离子电池材料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目前锂离子电池主流电解质锂盐仍为六氟磷酸锂。受政策鼓励和市场驱动的双重影响,近几年来,企业纷纷新建、扩产项目,提高电解液产能。由于六氟磷酸锂工业化合成技术取得了突破,国内一些企业也逐步开始由中试到批量产业化。
  在大批项目上马后,目前我国六氟磷酸锂的进口比例已下降至62%,相对于历年80%以上的进口量,国产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大多数国产六氟磷酸锂由于受游离酸偏高的瓶颈制约,在品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等方面都面临挑战,产品还不能作为手机、平板电脑等高档锂电池材料应用。在六氟磷酸锂的产业化方面,我国仍落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
  有业内人士表示,参与国际竞争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而非单纯的资金投入。
  业界普遍认为,在电动汽车、储能市场未大规模开启前,国内企业应当把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源等锂电池应用快速发展的机会,并关注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等领域的锂电池替代应用潜力。
  目前,国内锂盐与日韩锂盐在品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专家提出,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量产中最难把握的是产品纯度的均一性。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很多,包括原料品质、设备精细程度、工艺控制等,而这些正应是国内企业技术突破的方向。
  也有专家认为,电解液是由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配制而成的复杂系统,如何摸索出适合新型电解质锂盐的最佳配方,还需勇于尝试。虽然在近期内新型电解质锂盐不会大规模取代六氟磷酸锂,但国际上的新趋势是根据电解液的性能需求,开发多种锂盐混合使用,有条件的企业可在这方面重点研发。
  专家指出,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扩产计划,切勿盲目跟风。过去几年以来,电解液行业的毛利率已经逐渐降低,未来几年中低端的电解液可能过剩。因此必须大力开发高端的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材料。此外还要建立产业链“同盟军”,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电解液产品和材料,并加强售后服务。

 
关于我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55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隔膜分会等十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