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汽车 » 正文

比亚迪王传福:中国城市不应该在轮子上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14  来源: 腾讯数码
    在10月13日比亚迪“云轨”的通车仪式上,“电池大王”王传福颇有情怀地说了这么一番话:中国城市不应该在轮子上发展,而应该建设轨道型城市,通过立体化的发展解决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运量的发展需求。
 
    听起来这番话似乎是在为刚刚通车的“云轨”做背书,但其实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而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似乎是比亚迪面临的新课题。
 
    云轨其实就是空中电动巴士
 
    虽然云轨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玄幻色彩,但王传福对它的定义就是空中电动巴士,这与比亚迪在电动巴士方面多年的开发积累不无关系,当然更是建立在比亚迪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核心科技的多年修炼之上。
 
    对于云轨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轻量化”,由于采用跨座式单轨结构,也就是用一组垂直间距1.5米的轮子抱住水泥梁,因此从结构上来说就与双轨形式的地铁、轻轨不同,也正是因此,其建设成本只有地铁的1/5,且具有爬坡能力强,稳定性好,建设周期短并且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据说,只要道路中间有宽度超过1.1米的绿化带,就可以架设云轨的支柱以及轨道。
 
    当然对于比亚迪来说,优势在于列车本身的机电一体化。很多人都知道,像山城重庆在几年前就有类似形式的轨道交通了,但除了铺设结构上的不同以外,重庆的解决方案使用的并不是“电车”,而是需要额外建立变电站供电;而比亚迪云轨的解决方案就像前文所说,是一节节电动巴士。
 
    据王传福介绍,云轨有这样两个发挥出自身优势的特点:一是电能回收,由于轨道交通频繁刹车进站,因此在刹车时回收电能可以增加大约30%的电量,达到节能的目的;二是云轨本身是有电池的,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依靠电池行驶10公里安全到达车站。
 
    从这方面来说,云轨完全应用了比亚迪的优势资源,这也就难怪王传福会从新能源汽车跨向轨道交通这个产业了。
 
    如何应对三四线城市堵车?
 
    这些年比亚迪一边在销售新能源汽车,一边也在通过大量的4S店摸清市场需求。据王传福介绍,比亚迪汽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就是3-4线城市,每年增长速度达到15%,5年基本翻一倍,但是城市道路增长率只有每年1%,可想而知堵车是必然的事情。
 
    而这些3-4线城市从100-300万人的出行需求量来说,地铁的高投入建设并不理想,反而是造价低、周期短、站点密集的云轨更有优势。这也就是为何在通车仪式的前一天,汕头就和比亚迪签订了合作协议,据说对此感兴趣的城市还有20多个,不能不说这个差异化的牌打得恰到好处。
 
    坦率的说,以前我对王传福的了解,更多是在技术层面上,认为他是一个工程师导向的“技术宅”,但随着比亚迪对新能源市场的渗透,王传福的思考层面已经转向了未来城市出行需求这个层面。
 
    他认为城市需要有主力运量,也要有中小支干线运量,二者要结合起来,进行大中小的匹配,而不是一味追求大运量。
 
    他还坦率地说:“中国城市必须有正确的发展方向,轨道化就是一个方向,个人交通在中国行不通。建设车轮上的城市还是轨道上的城市,平面城市还是立体城市,是未来很多城市要思考的问题。”
 
    这方面大家经常用两个极为相似的亚洲国家作对比,就是人口相当的东京和北京,之所以东京汽车保有量在远远超过北京的情况下(东京汽车保有量为800万,而北京500万),堵车程度却远没有北京“恐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达1700公里的轨道交通,这其中有很多就是中小运量的线路。
 
    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是不是矛盾?
 
    比亚迪是第一个涉足轨道交通领域的民营企业,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的龙头厂商,如果按照王传福的说法,理想中的出行结构应该是建设立体化的交通线路,而减少私家车的出行,那么这岂不是左手矛,右手盾,自我断送新能源汽车的前途?
 
    王传福接下来的观点,可能会让相当一部分私家车主感到“刺耳”,但确实被很多人提过:鼓励买车,限制开车。
 
    所谓限制开车,应该是限制不必要的出行,以及高峰密集时期的出行,例如幼儿园接送孩子、买菜、上下班等等;而真正应该开车的是周末这种休闲时光。这种理想化的出行方式,无疑就是结合了公共交通与个人出行两种方式,并且在这之间做到平衡。
 
    对于比亚迪自身来说,纯电动汽车是稳步发展的根基,而轨道交通是新的商机,对比亚迪来说是未来的千亿级规模市场,所以二者的发展是两条路线。
 
关于我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55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隔膜分会等十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