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锂电池 » 正文

回眸2011 新能源、合资自主闪耀中原车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2-20  来源: 鑫椤资讯  作者:鑫椤资讯
    回眸2011年中原车市,可谓风云变化,跌宕起伏。一系列刺激政策的退市,使车市告别高速发展时代。但是新能源汽车与合资自主品牌两个领域却呈现出了异于往年的热闹。
    关键词
    合资自主品牌:指由合资企业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或产品的一种方式。合资公司通过购买、引进外方产品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开发出知识产权归属于合资公司的品牌、车型。
    新能源汽车: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度的明确,今年新能源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利好政策和市场前景的推动下,各大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据悉,目前中国至少有55家车企业进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行列,陆续推出了各种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今年已上市的比亚迪E6、北汽C30等纯电动汽车以及荣威550插电式混合、雷克萨斯RX400h油电式混合等车型,涵盖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技术。
    过去的一年,新能源汽车已逐渐进入中原市场与广大消费者见面。别克君越eAssist、荣威750 HYBRID等混合动力车的身影已经可以在郑州街道上见到。“这是新能源汽车被消费者接受的一个信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经过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纯电动汽车为辅;第二阶段在纯电动汽车技术成熟的基础上,使之逐步替代混合动力汽车、逐步实现零排放。
    “'节油’和'摆脱石油’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郑州公交车已经有不少是混合动力的了,相信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将被普及。”一位准备购买雷克萨斯CT200h的张先生告诉记者,“随着油价的攀升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消费者都非常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但是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车型选择空间较小,希望政府能多一点政策上的扶持,让更多的消费者尽早开上新能源汽车。”
    据悉,郑州作为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其配套设施已在逐步完善之中,已建成大型充电站1座,充电柱(柜)139个。但消费者还是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电池寿命、动力等方面表示质疑。“汽车技术正处在一个新时代的转折点。在不久的未来,全电力驱动系统将逐步成为最重要的汽车动力技术,服务于人们的交通生活。”一名大众汽车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不管赞同还是质疑,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问题出现自然会有解决的办法,相信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汽车行业的配合,一定会迎来新能源汽车的“春天”。
    合资自主品牌遍地开花
    2011年可谓是“合资自主”的量产元年。继广汽本田理念S1、上汽通用五菱宝骏630量产投放市场后,东风日产、一汽-大众、东风本田等车企也开始摩拳擦掌,纷纷公布旗下的自主品牌,甚至华晨宝马也宣布将进军合资自主领域。合资自主品牌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蜕变成为今年车市的另一大看点。
    今年,合资自主品牌作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之间的第三方势力出现,使得汽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从市场层面来讲,目前中级车市场经历长期的战火洗礼,逐渐形成了以比亚迪F3等自主车型为主的“低价派”和以朗逸、凯越等合资品牌为主的“品质派”两大阵营。而作为合资自主品牌的“中间派”,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兼并了合资与自主的双重优势,在拥有合资“高品质、高质量”的同时,还继承了自主品牌低价格的市场优势。而这也将是合资自主车型未来占据国内中级车市场的一大优势所在。
    一位正在河南通广4S店咨询宝骏630的消费者表示,“买合资品牌车型,看中的是合资品牌的汽车质量,买自主品牌车型,看中的是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而合资自主品牌将两者的优势完美融合,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
   “合资自主品牌进入汽车消费市场,弥补了一定的市场空白。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合资自主车型的巨大发展空间。”业内专家表示,“今年和明年其实都是合资自主的试探期,产品问世数量较少,要成气候恐怕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从概念提出到量产车出现、从新车上市到市场接受,2011年是合资自主品牌全面起步的一年,2012年合资自主品牌的表现值得大家期待。
    2011年,新能源汽车应势探头,合资自主诞生并日益壮大,构成了2011年车市的两大亮点。总的来说,遭遇政策影响的车市尽管从同比、环比数据看稍显平静,但具体到个别领域却显得别样精彩、热闹。
 
关于我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 Industrial Association of Power Sources,缩写:CIAPS) 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成立于1989年12月,现有550多家会员单位,下设碱性蓄电池与新型化学电源分会、酸性蓄电池分会、锂电池分会、太阳能光伏分会、干电池工作委员会、电源配件分会、移动电源分会、储能应用分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和电池隔膜分会等十个分支机构。
本会专业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锰碱锰电池、锂一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燃料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超级电容器、温差发电器及其他各种新型电池、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各类电池用原材料、零配件、生产设备、测试仪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网站首页